龙潭虎穴
意思解释
潭:深水坑;穴:动物的窝。
龙潜居的深潭;虎藏身的穴窝。比喻极其凶险的地方。
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60回:“有分教,卢浚义撇却锦簇珠围,来试龙潭虎穴。”
用法: 联合式;作主语、宾语、定语;比喻极险恶的地方。
例子: 抗战时期,我们的地下工作人员,身居龙潭虎穴而无所畏惧。正音:“穴”,读作“xué”,不能读作“xuè”。辨形:“潭”,不能写作“谭”。辨析:“龙潭虎穴”和“刀山火海”都指极其危险的地方。但“龙潭虎穴”偏重于凶险;常用来指敌巢、匪窝、盗穴以及其他隐藏着极大危险的地方;而“刀山火海”偏重于艰险;泛指极困难的有危险的处境和情况。龙潭虎穴的详细解释折叠展开【释义】潭,深水池。“龙潭虎穴”指龙蛇潜伏的深渊,老虎藏身的洞穴。※语本唐・林滋〈望九华山〉。后用“龙潭虎穴”比喻危及生命的凶险之地。【典源】※唐・林滋〈望九华
正音: “穴”,读作“xué”,不能读作“xuè”。
辨形: “潭”,不能写作“谭”。
辨析: “龙潭虎穴”和“刀山火海”都指极其危险的地方。但“龙潭虎穴”偏重于凶险;常用来指敌巢、匪窝、盗穴以及其他隐藏着极大危险的地方;而“刀山火海”偏重于艰险;泛指极困难的有危险的处境和情况。
英语: a hazardous spot
俄语: к чёрту в зубы
日语: 竜穴と虎穴
详细解释
【释义】
潭,深水池。“龙潭虎穴”指龙蛇潜伏的深渊,老虎藏身的洞穴。※语本唐・林滋〈望九华山〉。后用“龙潭虎穴”比喻危及生命的凶险之地。
【典源】
※唐・林滋〈望九华山〉(据《全唐诗・卷五五二》引)
兹山突出何怪奇,上有万状无凡姿。大者 [1]若奔兕,小者 [2]如婴儿。 [3]相拄枝, [4]势参差。虚中始讶巨灵擘,陡处乍惊愚叟移。萝烟石月相蔽亏,天风 [5]猿 [6]。龙潭万古喷 [7],虎穴几人能得窥?吁予比年爱灵境,到此始觉魂神驰。如何独得百丈索,直上高峰抛俗羁。
注解
[1]嶙峋:音lín xún,山石奇兀耸峭的样子。
[2]&lei3_old.jpg;嵬:音léi wéi,山高大不平的样子。&lei3_old.jpg;,同“&lei3.jpg;”。
[3]玉柱金茎:比喻群山绵延陈列。玉柱,指石柱。金茎,相传汉武帝时曾建造承接甘露的高大铜柱。
[4]干空逾碧:指山势高峻,耸立于蓝天。干,直入。逾,音yú,穿越。
[5]袅袅:风动的样子。袅,音niǎo。
[6]咿咿:形容猿叫声。咿,音一。
[7]飞溜:自高处急速奔落的水流。溜,音ㄌ一òu。
【典故】
林滋,生卒年不详,字后象,唐闽县(今属福建)人,唐武宗会昌三年(公元843)登进士第。擅长写赋,亦能作诗,与詹雄、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