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直气壮
拼音 lǐ zhí qì zhuàng
注音 ㄌㄧˇ ㄓˊ ㄑㄧˋ ㄓㄨㄤˋ
繁体 理直氣壯
感情 褒义成语
近义词 义正辞严,言之成理,问心无愧,仗义执言,义正词严,振振有词,义正言辞,气壮理直,名正言顺,据理力争
反义词 做贼心虚,强词夺理,哑口无言,作贼心虚,无地自容,理屈词穷
意思解释
直:正确、合理、充分;气壮:气势旺盛。
理由正确、充分;说话的气势就很盛。
出处: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31卷:“便提我到阎罗殿前,我也理直气壮,不怕甚的。”
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例子: 他理直气壮地陈述了事情的经过。辨形:“壮”,不能写作“状”。辨析:“理直气壮”和“振振有词”;都可形容因自以为理由充分而说话应该气盛。但“理直气壮”是因为理足而气壮;有时指语言;有时指行动、行为;“振振有词”是有充分的理由;主要是指语言。理直气壮的详细解释折叠展开【释义】理由正大、充分,则气盛势壮而无所畏惧。※#语或出《喻世明言・卷三一・闹阴司司马貌断狱》。△“词强理直”、“振振有辞”、“义正辞严”【典源】※#《喻世明言・卷三一・闹阴司司马貌断狱》[1]司马重湘家贫,因此无人提挈,淹滞至五十岁,空负一腔才
辨形: “壮”,不能写作“状”。
辨析: “理直气壮”和“振振有词”;都可形容因自以为理由充分而说话应该气盛。但“理直气壮”是因为理足而气壮;有时指语言;有时指行动、行为;“振振有词”是有充分的理由;主要是指语言。
英语: be bold and straight
俄语: с чувством своей правоты
日语: 道理が充分にあるので意気が盛(さか)んである
德语: mit voller Berechtigung(mit Fug und Recht)
详细解释
【释义】
理由正大、充分,则气盛势壮而无所畏惧。※#语或出《喻世明言・卷三一・闹阴司司马貌断狱》。△“词强理直”、“振振有辞”、“义正辞严”
【典源】
※#《喻世明言・卷三一・闹阴司司马貌断狱》[1]
司马重湘家贫,因此无人提挈,淹滞至五十岁,空负一腔才学,不得出身,屈埋于众之人中,心中怏怏不平。乃因酒醉,取文房四宝,且吟且写,遂成怨词一篇,……写毕,讽咏再四。余情不尽,又题八句:“得失与穷通,前生都注定;问彼注定时,何不判忠佞?善士叹沉埋,凶人得暴横;我若作阎罗,世事皆更正。”不觉天晚,点上灯来,重湘于灯下,将前诗吟哦了数遍,猛然怒起,把诗稿向灯焚了,叫道:“老天,老天!你若还有知,将何言抵对?我司马貌一生[2],并无奸佞,便提我到[3]前,我也理直气壮,不怕甚的!”说罢,自觉身子困倦,倚卓而卧。
注解
[1]典故或见于《警世通言・卷三六・皂角林大王假形》。
[2]鲠直:正直。鲠,gěng。
[3]阎罗殿:阎罗王审理鬼魂的殿堂。
参考
《警世通言・卷三六・皂角林大王假形》
赵知县送赵再理去开封府。正直大尹升堂。那先回的赵知县,公然冠带入府,与大尹分宾而坐,谈是说非。大尹先自信了。反将赵再理喝骂。几番便要用刑拷打。赵再理理直气壮,不免将峰头驿安歇事情,高声抗辨。
【典故】
“理直气壮”的意思是理由正大、充分,则气势壮盛而无所畏惧。比较早的文献资料,见于《喻世明言・卷三一・闹阴司司马貌断狱》。东汉灵帝时,有一个才子名叫司马貌,他空负一腔才学,却不得出身,心中怏怏不平。一日酒醉时,写了一篇〈怨词〉诗,其中有几句是:“善土叹沉埋,凶人得暴横。我若作阎罗,世事皆更正。”他写完念了几遍后,把诗拿到灯上烧了,叫道:“老天,老天!你若还有知,将何言抵对?我司马貌一生鲠直,并无奸佞,便提我到阎罗殿前,我也理直气壮,不怕甚的!”这件事被夜游神发现,奏知玉帝。玉帝听到后大怒,要治他的罪,后来听了太白金星的建议,让司马貌代理阎王的工作半日。司马貌在短短的半天时间,就把三百余年久滞之狱判得清清楚楚,因此得到玉帝的赏识,赐给他来生王侯之位,以弥补他今生的屈抑不遇。《警世通言・卷三六・皂角林大王假形》里也用到“理直气壮”一语。宋朝宣和年间,有个官人叫赵再理,他在广州新会县任知县时,曾治了当地的皂角林大王,并将当地治理得路不拾遗,丰稔年熟。三年后,新官上任,赵知县便回乡,没想到半路东西都被偷了,好不容易回到家乡,却听人说,二个月前已有个赵知县回来了,他推测一定有人假冒自己。但那假冒的赵知县却坚持自己才是真的,大家无法分辨倒底哪个才是真的,就一起来到开封府。假的赵知县与大尹平起平坐,让大尹相信他是真的,并对真的赵知县喝骂,还要用刑拷打。赵再理理直气壮,高声抗辩,却无人相信。后来赵再理得到九子母娘娘的帮助,终于回复自己的身分。
【书证】
- 01.《喻世明言・卷三一・闹阴司司马貌断狱》:“我司马貌一生鲠直,并无奸佞,便提我到阎罗殿前,我也理直气壮,不怕甚的!”(源)
- 02.《警世通言・卷三六・皂角林大王假形》:“几番便要用刑拷打。赵再理理直气壮,不免将峰头驿安歇事情,高声抗辨。”
- 03.《醒世恒言・卷七・钱秀才错占凤凰俦》:“只为自反无愧,理直气壮,昂昂的步到颜家门首。”
- 04.《文明小史》第一○回:“办捐一事,我是理直气壮的,小小百姓,胆敢违旨抗官?”
- 05.《官场现形记》第一七回:“文七爷道:『只要我们理直气壮,怕他怎的!』”
- 06.《醒世姻缘传》第八四回:“郭大将军发在锦衣卫勘问,得了本揭,做得义正辞严,理直气壮,仅仅问了遣戍。”
【用法】
语义理由正大、充分,则气势壮盛而无所畏惧。
类别用在“理由充分”、“气势强盛”的表述上。
例句
①只要你没作亏心事,自然就能理直气壮。
②只要我们理直气壮,就没有什么好害怕的。
③他表面上一副理直气壮的样子,实际上心虚得很。
④这篇理直气壮的社论,充分揭露了政治的黑暗面。
⑤面对上级的责难,他理直气壮地为自己辩白,丝毫没有畏缩。
⑥做为一个好国民,只要看到违法的事,就该理直气壮地向警察机关检举。
⑦他的个性怯弱,明明是对的事情,只要有人质疑,就无法理直气壮地坚持下去。
【辨识】
同义“理直气壮”及“振振有辞”都有理由充足的意思。
异义“理直气壮”侧重因理由正当而气势壮盛;“振振有辞”侧重自以为有理而滔滔不绝。
例句
造句示例
- 没付钱混了进去,他不大可能理直气壮地要回自己的钱。
- 付出了就要回报,理直气壮的要。
- 我方代表理直气壮地驳斥了对方的谬论。
- 人家都这么说了,我的不喜欢更是理直气壮喽。
- 有些人甚至理直气壮为自己的过失和罪恶辩护;
- 法提克理直气壮地回应,“我可没有,谁告诉你的啊?”
- 虽然他们对自然感到敬畏,但索取起来却也是理直气壮。
- 现在我可以于心无愧和理直气壮地和易洛魁人谈判了。
- 理直气壮地面对来自亲朋好友的偏见,千万不要错失良机。
- 好像是他拖人说项,一个大个子男人便理直气壮地常来拜访你。
- 偷偷摸摸,似干非干,不能堂堂正正,理直气壮达成自己的目标。
- 而那些获得了所谓成功的人们,有谁能够理直气壮地回答那两个问题?
- 一旦受到启发和鼓励,女性就会理直气壮的要求她们应得的市场份额。
- 李家夫人闻言理直气壮地给刘家夫人瞧,刘家夫人却有些不好意思地避过眼去。
- 结果那个女孩理直气壮地回答说,她妈妈教过她,垃圾要扔掉,不能带在身上。
- 因此不能说是我们的产品获得了国际市场的认可,或者说不应理直气壮地这么说。
- 你明白我的确切意思,因为有很多次,你本来知道应该做什么,却理直气壮地什么也不做。
- 或者因为他做的试验如此简单如此基本,以至于其他人理直气壮地把他们当做愚蠢的事情。
- 直有到那时,我们才可以真正理直气壮的宣称,我们的媒体产业不仅享有自由,而且负责可靠。
- 要是做错了事只会一直逃避,或者还理直气壮拒不承认,这样的人就算身高九尺亦是懦夫一个。
- 我们强迫人家改变生活方式,搬离家园,放弃信仰,反而理直气壮的说“我是在帮你的忙”。
- 他们是文明世界的,但现在他们的美德就是去理直气壮的去开膛破肚这种让人不解的野蛮行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