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不容缓
拼音 kè bù róng huǎn
注音 ㄎㄜˋ ㄅㄨˋ ㄖㄨㄥˊ ㄏㄨㄢˇ
繁体 刻不容緩
感情 中性成语
近义词 迫不及待,迫在眉睫,间不容发,风风火火,事不宜迟,千钧一发,当务之急,义不容辞,燃眉之急,离弦之箭
反义词 绰绰有余,悠闲自得,待时而动,徐徐图之
意思解释
刻:片刻;容:容许;缓:延缓;耽搁。
一刻也不容许延缓。形容形势十分紧迫。
出处: 清・李汝珍《镜花缘》:“胎前产后以及难产各症,不独刻不容缓,并且两命攸关。”
用法: 主谓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形容非常紧迫。
例子: 胎前产后以及难产各症,不独刻不容缓,并且两命攸关。(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四十回)
正音: “刻”,读作“kè”,不能读作“kē”。
辨形: “刻”,不能写作“克”;“缓”,不能写作“援”、“暖”。
辨析: “刻不容缓”和“迫在眉睫”;都形容形势非常紧迫。不同在于:“刻不容缓”重在不能拖延;也指主观上迫不及待的事情;“迫在眉睫”重在已到眼前;常形容客观上紧急的事。
英语: urgent
俄语: не терпеть ни малейшего промедления
日语: 一刻(いっこく)の猶予(ゆうよ)も許(ゆる)さない
德语: ǎuβerst dringend(selbst den geringsten Aufschub nicht dulden)
歇后语:
1. 雕花店里失火 —— 刻不容缓
2. 蹲在地上等裤子 —— 刻不容缓
谜语:
1. 立等图章 (谜底:刻不容缓)
2. 不准超过十五分钟 (谜底:刻不容缓)
详细解释
【释义】
缓,拖延。刻不容缓形容情势十分紧迫,一刻也不容耽搁。《清史稿・卷十・高宗本纪一》:“乙卯,谕曰:『江南水灾地亩涸出,耕种刻不容缓。』”《官场现形记・第五十三回》:“但是如今这两件事情,都是刻不容缓的,所以卑府才赶到省里,来面回大帅。”
造句示例
- 健康指标与评估研究所所长克里斯·默里将其描述为“应刻不容缓地采取行动”。
- 现在已是刻不容缓,儿童无法再等待下去。
- 情况刻不容缓。
- 这事刻不容缓,我们必须现在做。
- 专门制订监管网络的法律刻不容缓。
- 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刻不容缓。
- 我刻不容缓地冲过去跳入水中向他游去。
- 保护我们的星球刻不容缓。
- 但这将会是一个伟大的开始,而且刻不容缓。
- 如何降低交通事故率已成为了一个刻不容缓的问题。
- 这种天气给我们一次次敲起了警钟,环境治理刻不容缓!
- 于是,埃及面临财政崩溃,全面整修经济模式已经刻不容缓(见文章)。
- 改变我们的能源使用习惯已经成为一场刻不容缓的道德战争了。
- 在正当程序呼声日益高涨的今天,我国证据法典的制定已刻不容缓。
- 维护客户群是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这个项目的质量是至关重要的。
- 所以,寻找粘土的替代材料或新的墙体材料是一项刻不容缓的研究课题。
- 因气候变化,我们在粮食生产上面临的不稳定日益增强。加强区域存储体系刻不容缓。
- 由于赤字国已经更节约了,批评人士坚持节约好,看来提高净出口刻不容缓。
- 此时成千上万的人们迫切需要救助,被困的人,受伤的人...抢救刻不容缓。
- 对我们两个人之一来说是刻不容缓的悸动,而对另一个人来说却是世俗的紧迫。
- 他说,如果短缺真的是刻不容缓,人们应该关掉他们的空调,穿上像他一样的球衣。
- 在全球环境持续变化的今天,认知我们的海洋已经刻不容缓,而我们真的才刚刚开始。
- 如何提高管道系统的安全运行水平,降低事故发生率,已是刻不容缓亟待解决的问题。
-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调整旧法和创立新法对全面适当保护域名的权利,都是刻不容缓的。
- 因此该组织称,在所有接收澳大利亚活牛活羊的国外屠宰场安装网络摄像头已经刻不容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