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ùjiùnàn

救苦救难

成语组合

ABAC式

成语结构

联合式

感情

褒义

年代

古代

热度

常用

拼音 jiù kǔ jiù nàn

注音 ㄐㄧㄡˋ ㄎㄨˇ ㄐㄧㄡˋ ㄋㄢˋ

繁体 救苦救難

感情 褒义成语

近义词 助人为乐,救困扶危,救死扶伤,解衣推食,普渡众生,解民倒悬,好生之德

反义词 杀人放火,投井下石,嫁祸于人,乘人之危

意思解释

解救众人的痛苦和灾难。

出处: 元・王实甫《西厢记》:“虽不会法灸神针,更胜似救苦救难观世音。”

用法: 联合式;作宾语、定语;含褒义,常与大慈大悲连用。

例子: 金庸《鹿鼎记》:“这名字倒怪,我只听过大慈大悲,救苦救难观世音菩萨。正音:“难”,读作“nàn”,不能读作“nán”。辨形:“苦”,不能写作“若”。歇后语: 观音菩萨下凡 —— 救苦救难

正音: “难”,读作“nàn”,不能读作“nán”。

辨形: “苦”,不能写作“若”。

英语: bring somebody out of the pit of misery

日语: 苦難中の人を救済する

歇后语: 观音菩萨下凡 —— 救苦救难

谜语: 观音菩萨 (谜底:救苦救难)

详细解释

【释义①】

拯救人的痛苦与灾难。《水浒传・第三十四回》:“刘高在马上死应不得,只口里念道:『救苦救难天尊!』”《初刻拍案惊奇・卷八》:“弟子虔诚拜祷,伏望菩萨大慈大悲救苦救难,广大灵感,使夫妻再得相见!”

【释义②】

用于对慈善事业或善行义举人士的题辞。形容能拯救人的痛苦和灾难。

【释义③】

拯救人的痛苦与灾难。大乘佛教主张佛要下化众生,要如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以千眼观照世间,以千手普济群生,拔救众生,脱离苦难。救苦救难,即成为菩萨之象征。《水浒传・第三四回》:“刘高在马上死应不得,只口里念道:『救苦救难天尊!』”《初刻拍案惊奇・卷八》:“弟子虔诚拜祷,伏望菩萨大慈大悲救苦救难,广大灵感,使夫妻再得相见!”

造句示例

  • 发配食物给无家可归的人是救苦救难的行为。
  • 人们会为舍生取义感动流泪,会崇拜感恩救苦救难的活菩萨。
  • 南海观音在民间被普遍视为“慈航普渡”、“救苦救难”的海上保护神,其形成与航海关系密切。
  • 这起古叙利亚救苦救难圣母马利亚天主教堂的袭击事件发生在相对平静的卡拉达区。袭击于下午晚些时候一次礼拜后发生,当时许多教会人员仍在教堂。

成语大全为您精准解释成语救苦救难的意思、出处近反义词及用法,传承中华文化精髓。

成语接龙

接龙中断:无「镳」开头的成语

四字定位查询

※在格子中输入文字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