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ǔnángfàndài

酒囊饭袋

成语组合

ABCD式

成语结构

联合式

感情

贬义

年代

古代

热度

常用

拼音 jiǔ náng fàn dài

注音 ㄐㄧㄡˇ ㄋㄤˊ ㄈㄢˋ ㄉㄞˋ

繁体 酒囊飯袋

感情 贬义成语

近义词 行尸走肉,冢中枯骨,行尸走骨,饭囊衣架

反义词 能工巧匠,真才实学,旷世奇才

意思解释

囊:口袋。
装酒装饭的口袋。喻指只会喝酒吃饭而毫无能力的人。

出处: 宋・陶岳《荆湖近事》:“马氏奢僭,诸院王子仆从烜赫,文武之道,未尝留意。时谓之酒囊饭袋。”

用法: 联合式;作宾语、定语;含贬义。

例子: 唐末马殷据湖南,称楚王,奢侈僭傲,诸院王子仆从烜赫,文武之道,未尝留意,时谓之酒囊饭袋。(宋・陶岳《荆湘近事》)

正音: “囊”,读作“náng”,不能读作“rǎng”。

辨形: “囊”,不能写作“襄”。

辨析: “酒囊饭袋”和“行尸走肉”;都指庸碌无能的人。但“酒囊饭袋”偏重在“不会做事”;“行尸走肉”偏重在“没有灵魂。”

英语: a glutton

俄语: никчёмный человек

日语: ごくつぶし

德语: Weinschlauch und Freβsack--Taugenichts

法语: propre a rien(vaurien)

谜语: (谜底:酒囊饭袋)

详细解释

【释义】

讥称只会吃喝,而不会办事的无能之人。语本汉・王充《论衡・别通》。

【典源】

汉・王充《论衡・别通》

孔子病,商瞿卜期日中。孔子曰:“取书来,比至日中何事乎?”圣人之好学也,且死不休,念在经书,不以临死之故,弃忘道艺,其为百世之圣,师法祖修,盖不虚矣!自孔子以下,至汉之际,有才能之称者,非有饱食终日无所用心也,不说五经则读书传。书传文大,难以备之。卜卦占射凶吉,皆文、武之道。昔有商瞿,能占爻卦;末有东方朔、翼少君,能达占射复。道虽小,亦圣人之术也,曾又不知。人生禀[1]之性,好道乐学,故[2]于物。今则不然,饱食快饮,虑深求卧,腹为饭坑,肠为酒囊,是则物也。倮虫三百,人为之长。“天地之性人为贵”,贵其识知也。今闭暗脂塞,无所好欲,与三百倮虫何以异?而谓之为长而贵之乎?

注解

[1]五常: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等五种伦常道德。

[2]辨:分别、判别。

【典故】

“酒囊饭袋”原作“饭坑酒囊”。东汉王充在他的著作《论衡》中提到,孔子在病中,仍要弟子拿书给他看,如此好学不倦,至死不休,真不愧是百世之圣。人之所以与其他生物不同,称为万物之灵,主要就是因为人类有知识,有文化。如果每天只知吃饭喝酒,“腹为饭坑,肠为酒囊”,那么,和不知礼的野兽有什么不同呢?后来“酒囊饭袋”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讥称只会吃喝,而不会办事的人。

【书证】

  • 01.《类说》卷二二引陶岳《荆湖近事》:“马氏奢僭,诸院王子,仆从烜赫,文武之道,未尝留意。时谓之酒囊饭袋。”
  • 02.《通俗编・饮食》引《荆湘近事》:“马氏僣奢,诸院王子,仆从烜赫,文武之道,未尝留意,时谓之酒囊饭袋。”
  • 03.《镜花缘》第九回:“俺这肚腹不过是酒囊饭袋,若要刻书,无非酒经食谱,何能比得二位?”

【用法】

语义称只会吃喝,而不会办事的无能之人。贬义。

类别用在“平庸拙劣”的表述上。

例句

我看他只是个酒囊饭袋,并无真才实学。

像他这样的酒囊饭袋居然能当主管,太令人不可思议了。

公司领导阶层多是酒囊饭袋之辈,如何能把公司管理好?

他要继续这样成天好吃懒做,就别怪人家称他为酒囊饭袋

养了一批酒囊饭袋,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不知要他们何用?

【辨识】

形音囊,音náng。袋子。不可写作“襄”。

造句示例

  • 他们还真不是酒囊饭袋,一个伞兵成功地从天而降。
  • 在我们四周有那么多酒囊饭袋般的人,他们却不自知。
  • 谁要是体验不到它,谁要是不再有猎奇心也不再有惊讶的感觉,他就无异于酒囊饭袋,他的眼睛是迷糊不清的。

成语大全为您精准解释成语酒囊饭袋的意思、出处近反义词及用法,传承中华文化精髓。

成语接龙

接龙中断:无「袋」开头的成语

四字定位查询

※在格子中输入文字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