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īngzhōngbàoguó

精忠报国

成语组合

ABCD式

成语结构

联合式

感情

褒义

年代

近代

热度

常用

拼音 jīng zhōng bào guó

注音 ㄐㄧㄥ ㄓㄨㄥ ㄅㄠˋ ㄍㄨㄛˊ

繁体 精忠報國

感情 褒义成语

近义词 捐躯报国,尽忠报国,毁家纾难,忠君报国

反义词 卖国求荣,卖身投靠,怀宝迷邦

意思解释

精心忠诚;报效祖国。

出处: 《北史・颜之仪传》:“公等备受朝恩,当尽忠报国,奈何一旦欲以神器假人!”

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形容非常爱国。

例子: 我今日祝告天地祖宗,要在你背上刺下“精忠报国”四字。清·钱彩《说岳全传》第二十二回正音:“国”,读作“guó”,不能读作“guǒ”。辨形:“忠”,不能写作“中”。歇后语: 岳飞背上刻金字 —— 精忠报国

正音: “国”,读作“guó”,不能读作“guǒ”。

辨形: “忠”,不能写作“中”。

英语: serve one's country with unreserved loyalty

歇后语: 岳飞背上刻金字 —— 精忠报国

谜语: 岳飞背上文身 (谜底:精忠报国)

详细解释

【释义】

犹“尽忠报国”。见“尽忠报国”条。

【典故】

此处所列为“尽忠报国”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据《周书・卷四○・颜之仪列传》载,北周宣帝过世后,臣子刘昉、郑译等人假借宣帝临死前所颁布的命令,任命后来的隋文帝杨坚为丞相,辅佐少主静帝,并且逼颜之仪在草拟的诏书上署名。但颜之仪知道这不是宣帝的旨意,加以拒绝,而且还严厉地斥责说:“宣帝刚死,即位的静帝年幼,执政的大官应由皇族中最为杰出赵王来担任。你们受到朝廷极大的恩惠,应当要『尽忠报国』,如今竟然企图将帝位交给别人!纵使你们要取我的性命,我也不能因此毁谤诬陷先帝。”刘昉等人知道无法让他屈服,只好代他签署。“尽忠报国”这句成语由此而来,意思是竭尽忠诚报效国家。而“尽忠报国”另一个较广为人知的典故是《宋史・卷三六五・岳飞列传》中所载记岳飞的事迹。宋朝名将岳飞被捕入狱后,何铸受命前来审问他,他撕裂衣服露出背上刺的“尽忠报国”四字,以证明自己对国家的忠心不二。文中,“尽忠报国”同样是指竭尽忠诚,报效国家之意。

【书证】

  • 01.《喻世明言・卷三二・游酆都胡母迪吟诗》:“岳飞精忠报国,父子就戮。”
  • 02.《精忠岳传》第二二回:“我今日祝告天地祖宗,要在你背上刺下『精忠报国』四字。”

造句示例

  • 许多女人渴望精忠报国。

成语大全为您精准解释成语精忠报国的意思、出处近反义词及用法,传承中华文化精髓。

四字定位查询

※在格子中输入文字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