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ānglángcáiyǎn

江郎才掩

成语组合

ABCD式

成语结构

主谓式

感情

贬义

年代

近代

热度

一般

拼音 jiāng láng cái yǎn

注音 ㄐㄧㄤ ㄌㄤˊ ㄘㄞˊ ㄧㄢˇ

感情 贬义成语

近义词 江淹才尽,江郎才尽

意思解释

同“江淹才尽”。

出处: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36回:“炀帝好大喜功,每事自恃有才,及至征蛮草诏,便觉江郎才掩。”

用法: 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书面语。

英语: write oneself out

详细解释

【释义】

犹“江郎才尽”。见“江郎才尽”条。

【典故】

此处所列为“江郎才尽”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江郎才尽”这句成语出自于南朝梁大诗人江淹的故事。江淹虽然从小家境贫寒,却极为好学,年少时就能写出很好的诗和文章,在文坛上享有盛名,大家都称他为“江郎”。但到了晚年的时候,江淹在文学上的表现大不如前,文笔变得平淡乏味,毫无特色。传说在他辞退宣城郡守后,有一夜在冶亭独睡时,梦见一个美男子,自称是东晋时的著名文人郭璞。他对江淹说:“我有一枝笔放在你那儿已经很多年,现在应该还给我了。”江淹伸手到怀里一探,果然找到一枝五色的彩笔,他便将这枝笔交还郭璞。从此以后,江淹便文思枯竭,再也写不出好的诗句。当时大家便都传言“江淹才尽”,也就是说江淹的文才已经用尽了。后来这个故事被浓缩成“江郎才尽”,用来比喻文人的才思枯竭,无法再创佳句。出现“江郎才尽”的书证如清・梁章巨《浪迹丛谈・卷一・刘芙初编修》:“芙初本惊才绝艳,而近作大不如前,同人比之江郎才尽。”

【书证】

  • 01.《隋唐演义》第三六回:“炀帝好大喜功,每事自恃有才,及至征蛮草诏,便觉江郎才掩。”

成语大全为您精准解释成语江郎才掩的意思、出处近反义词及用法,传承中华文化精髓。

成语接龙

接龙中断:无「頞」开头的成语

四字定位查询

※在格子中输入文字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