饥不择食
拼音 jī bù zé shí
注音 ㄐㄧ ㄅㄨˋ ㄗㄜˊ ㄕˊ
繁体 飢不擇食
感情 中性成语
近义词 慌不择路,如饥如渴,狼吞虎餐,饥肠辘辘,狼吞虎咽,寒不择衣,饮鸩止渴,宁缺勿滥
反义词 挑肥拣瘦,挑三拣四
意思解释
饿急了就顾不上选择食物。比喻急需时顾不得选择。
出处: 宋・释普济《五灯会元・丹霞天然禅师》:“又一日访庞居士,至门首相见。师乃问:‘居士在否?’士曰:‘饥不择食’。”
用法: 补充式;作宾语;比喻需要急迫,顾不得选择。
例子: 自古有几般:饥不择食,寒不择衣,慌不择路,贫不择妻。(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三回)
正音: “择”,读作“zé”,不能读作“zhé”。
辨形: “饥”,不能写作“鸡”。
辨析: “饥不择食”和“狼吞虎咽”;在含义上有相似之外。但“饥不择食”偏重在饿得急了;顾不上选择食物。除吃东西外;还可形容对其他方面迫切需要;“狼吞虎咽”偏重在外表的形体动作。
英语: Hunger is the best sauce.
俄语: с жáдностью набрáсываться на всё,что попáло
日语: 空腹(くうふく)にまずいものなし,ひもじいと何でもおいしい
德语: der Hungerige ist im Essen nicht wǎhlerisch(Hunger ist der beste Koch)
歇后语:
1. 兔饿捉老鼠 —— 饥不择食
2. 恶狼打老鼠 —— 饥不择食
谜语: 几 (谜底:饥不择食)
详细解释
【释义】
饥,通“饥”。“饥不择食”即“饥不择食”。见“饥不择食”条。
【典故】
此处所列为“饥不择食”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战国齐人公孙丑是孟子弟子,他曾经问孟子:“如果夫子掌握齐国大权,可以建立像管仲、晏婴那样的功业吗?”孟子不愿意被拿来和管仲相比,认为帮助齐国统一天下是件很容易的事。比起之前的夏、商、周三代,现今的齐国不但国土广大,而且人民众多,但因为欠缺一个能以王道治理天下的圣明君主,使得长久处在暴政之中的人民,心中渴望施行仁政的程度和“饥者易为食,渴者易为饮”的人一样急切,所以若是齐国在此时施行仁政,和古代相比,只要花费一半的心力,就能达到加倍的功效。后来“饥不择食”这句成语,就从“饥者易为食”演变而出,用来指饥饿的人不选择食物。亦用来比喻急需时不暇选择。
【书证】
- 01.《五灯会元・卷五・丹霞天然禅师》:“又一日访庞居士,至门首相见。师乃问:『居士在否?』士曰:『饥不择食。』”
- 02.《喻世明言・卷一六・范巨卿鸡黍死生交》:“沿路上饥不择食,寒不思衣,夜宿店舍,虽梦中亦哭。”
- 03.《红楼梦》第一○三回:“那金桂原是个水性人儿,那里守得住空房?况兼天天心里想念薛蝌,便有些饥不择食的光景。”
造句示例
- 饿狗也吃脏布丁;饥不择食。
- 饥饿于任何食物都具有美味;饥不择食。
- 返城民工的短缺使得这周的招募工人变得饥不择食。
- 萨姆,生活就是个自助餐厅。特西是个饥不择食的姑娘。
- 换句话说,你不必饥不择食地接受第一个出现却不适合的工作。
- 我饿了两天了。虽然只有一个冷馒头,也不错了。不管怎么说,饥不择食么。
- Lawrence说:“当人们开始创业时,他们会饥不择食,他们想做所有生意。
- 事实上北极熊是凶猛的野生动物,在无冰的夏季,北极熊会因难以觅食而变得饥不择食。
- 接到报案的俄罗斯官员称,经历了一个炙热的夏天,熊变得饥不择食,才会跑去挖坟吃尸体。
- 然而从你内心来讲,其实你并不想被当作一个饥不择食地找女人的男人,实际情况通常也是这样。
- 盘中可以看出,各路资金对于指标股有点饥不择食,而且胆子比较大,不太在乎下跌风险,有的甚至敢于单边打涨停。
- 一只饥不择食的蜂虎鸟,两头在雪地里相互抵角的长毛野牛,以及在一片原始湖泊中齐舞的鹈鹕们,它们有什么共同点吗?
- Charlie则直到最后那个饥不择食的case才被捕获;尽管他和Bob有一样的年龄,但是我们同时也检查了名字属性。
- 我立刻拿起筷子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阿姨他们有说有笑,看着我饥不择食的样子,都哈哈大笑,大家你看我,我看你,其乐融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