魂不守舍
拼音 hún bù shǒu shè
注音 ㄏㄨㄣˊ ㄅㄨˋ ㄕㄡˇ ㄕㄜˋ
感情 中性成语
近义词 失魂落魄,心不在焉,心猿意马,六神无主,心惊胆落,心神不定,魂不附体,神魂颠倒,心神恍惚,魂飞天外,魂飞魄散,神不守舍,漫不经心,无所用心
反义词 聚精会神,心神专注,心无旁骛,心无二用,专心致志
意思解释
舍:住宅;指人的躯体。
灵魂离开了躯体。形容精神恍惚、心神不定。也形容惊恐万分。
出处: 晋・陈寿《三国志・魏志・管辂传》裴松之注引三国・魏 管辰《管辂别传》:“何之视侯,则魂不守宅,血不华色,精爽烟浮,容若槁木,谓之鬼幽。”
用法: 主谓式;作谓语、状语、补语;形容精神不集中。
例子: 我看宝玉竟是魂不守舍,起动是不怕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十五回)
正音: “舍”,读作“shè”,不能读作“shě”。
辨形: “守”,不能写作“收”。
辨析: “魂不守舍”和“失魂落魄”;都可形容精神恍惚的样子。不同在于:“魂不守舍”可形容精神不集中;“失魂落魄”语义重;可形容惊慌异常或因受强烈刺激而行动失常。
英语: out of one's mind
详细解释
【释义①】
神魂不在人体内。比喻心神恍惚不定。《红楼梦・第九十八回》:“我看宝玉竟是魂不守舍,起动是不怕的。”《官场现形记・第二十三回》:“贾臬台见了这种女人,虽不至魂不守舍,然而坐在上头,就觉得有点摇幌起来。”亦作“魂不守宅”、“神不守舍”。
【释义②】
神魂不在人体内。比喻心神恍惚不定。《红楼梦・第九八回》:“我看宝玉竟是魂不守舍,起动是不怕的。”《官场现形记・第二三回》:“贾臬台见了这种女人,虽不至魂不守舍,然而坐在上头,就觉得有点摇幌起来。”
参见“失魂落魄”。
造句示例
- 他没听到你说的话,他魂不守舍。
- 她大部分时间只是坐在那儿两眼盯着窗外——她似乎魂不守舍。
- 她的丈夫又整天魂不守舍。如果他不能振作起来,那么很快就会失去他的声誉和生意。
- 一次,我看书达到了空前绝后的程度,如痴如醉,在写作业的时候都在看那本书它使我魂不守舍。
- 不管我们打什么比赛,他现在都能判断赛场上的各种状况,这比起前几年他在场上魂不守舍的情况简直是判若云泥。
- 基于同样的理由,我曾相会过那美得令我魂不守舍的女人,也是离开我让我痛不欲生的女人,是这世上最美丽的女人。
- 原本心智健全的人变得魂不守舍,不停查看手机,连喝餐前酒的功夫都不放过。 晨起第一件事和睡前最后一件事,都是发电子邮件。
- 焦点应该是莉玛,她没有因为妈妈,哥哥和爸爸的死——富勒用了三段顺序交代的:“(动脉瘤)……(车祸)……(白血病)”——而是因为她的教母既真实又虚幻的历史而魂不守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