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ànzhīgōng

汗马之功

成语组合

ABCD式

成语结构

偏正式

感情

中性

年代

古代

热度

常用

拼音 hàn mǎ zhī gōng

注音 ㄏㄢˋ ㄇㄚˇ ㄓ ㄍㄨㄥ

繁体 汗馬之功

感情 中性成语

近义词 汗马之劳

意思解释

谓战功。

出处: 宋・王谠《唐语林・补遗一》:“遂良出自草茅,无汗马之功,蒙先帝殊遇,以有今日。”

用法: 作宾语;指功劳大。

例子: 倘效玄宗幸金牛之道,岂无诸将立汗马之功。清·孙枝蔚《甲申述忧》诗序汗马之功的详细解释折叠展开【释义】犹“汗马功劳”。见“汗马功劳”条。【典故】此处所列为“汗马功劳”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战国七雄中的韩国,因为饱受强邻秦国的威胁,加上国君无能,人心涣散,以致内忧外患交迫,随时都可能亡国。韩非身为韩国的诸公子之一,曾在荀子门下受业学习,希望能用一己之才,为国效力,挽救国势。他虽屡次上书劝谏韩王,却无法受到重用,于是他便把满腔的抱负雄心,写成《韩非子》一书。本书是集法家思想之大成的重要典籍,主张崇尚法治,强调赏

英语: merit won on the battlefield

详细解释

【释义】

犹“汗马功劳”。见“汗马功劳”条。

【典故】

此处所列为“汗马功劳”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战国七雄中的韩国,因为饱受强邻秦国的威胁,加上国君无能,人心涣散,以致内忧外患交迫,随时都可能亡国。韩非身为韩国的诸公子之一,曾在荀子门下受业学习,希望能用一己之才,为国效力,挽救国势。他虽屡次上书劝谏韩王,却无法受到重用,于是他便把满腔的抱负雄心,写成《韩非子》一书。本书是集法家思想之大成的重要典籍,主张崇尚法治,强调赏罚分明,提出许多切合实用的理论。在〈五蠹〉篇中,韩非论述法治思想,针对儒家的仁义说提出许多反驳,并认为法规必须与时俱移,不可食古不化。韩非认为人民都想追求安全和富裕,躲避危险和穷困。如果使人民前往作战,要人民不顾家庭的生计,一定要立下杀敌的功劳,君主却又不按功劳给予他们赏赐,结果就会使得人民遭受穷困。如此一来,人民怎么会甘心为国效力呢?后来“汗马功劳”这个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指征战的功劳,亦泛指一般的功劳。

【书证】

  • 01.《唐语林・卷五・补遗》:“遂良出自草茅,无汗马之功,蒙先帝殊遇,以有今日。”
  • 02.《元史・卷一七七・陈颢列传》:“臣无汗马之功,又乏经济之略,一旦置之政涂,徒速臣咎。”

成语大全为您精准解释成语汗马之功的意思、出处近反义词及用法,传承中华文化精髓。

成语接龙

接龙中断:无「赅」开头的成语

四字定位查询

※在格子中输入文字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