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àilàngjīngtāo

骇浪惊涛

成语组合

ABCD式

成语结构

联合式

感情

中性

年代

古代

热度

一般

拼音 hài làng jīng tāo

注音 ㄏㄞˋ ㄌㄤˋ ㄐㄧㄥ ㄊㄠ

繁体 駭浪驚濤

感情 中性成语

近义词 惊涛巨浪,惊涛骇浪

意思解释

骇:使惊怕;涛:大波浪。
汹涌吓人的浪涛。比喻险恶的环境或尖锐激烈的斗争。

出处: 唐・田颖《玉山堂文集・海云楼记》:“人当既静之时,每思及前经所履之惊涛骇浪,未尝不惕然。”

用法: 作宾语、定语;指险恶的环境或尖锐激烈斗争。

例子: 年未及笄,遍历海外,走蛮烟瘴雨之乡,受骇浪惊涛之险。(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六回)

英语: storm and stress

详细解释

【释义】

犹“惊涛骇浪”。见“惊涛骇浪”条。

【典故】

此处所列为“惊涛骇浪”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惊涛骇浪”原作“惊波骇浪”,出自于三国魏时王粲的〈浮淮赋〉。〈浮淮赋〉内容主要描述军队出征的壮盛场景,其中“凌惊波以高鹜,驰骇浪而赴质”二句的意思是说:出征的战船,凌驾于高起的浪头上,奔驰于汹涌的波涛中,勇往直前地奔赴战场。句中的“惊波”与“骇浪”,就是指极为凶猛激烈的波浪。后来“惊涛骇浪”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形容猛烈的波浪,如宋・陆游〈长风沙〉诗:“江水六月无津涯,惊涛骇浪高吹花。”此外,亦可引申用来比喻险恶的环境,如:“老王的阅历丰富,不知经历多少惊涛骇浪。”

【书证】

  • 01.宋・吴渊〈采石虞忠肃公祠记〉:“譬如大舟巨舰,厄于骇浪惊涛。”
  • 02.元・马致远《岳阳楼》第二折:“如今便岳阳楼来了两番,空听的骇浪惊涛。”

成语大全为您精准解释成语骇浪惊涛的意思、出处近反义词及用法,传承中华文化精髓。

成语接龙

接龙中断:无「涌」开头的成语

四字定位查询

※在格子中输入文字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