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āzhīxián

瓜李之嫌

成语组合

ABCD式

成语结构

偏正式

感情

中性

年代

古代

热度

常用

拼音 guā lǐ zhī xián

注音 ㄍㄨㄚ ㄌㄧˇ ㄓ ㄒㄧㄢˊ

感情 中性成语

近义词 瓜田之嫌,瓜田李下

意思解释

瓜李:瓜田李下。
比喻处在嫌疑的地位。

出处: 五代 王定保《唐摭言・好及第恶登科》:“是知瓜李之嫌,薏苡之谤,斯不可忘。”

用法: 偏正式;作宾语;比喻处于嫌疑的境地。

例子: 谁知事既不谐,反涉瓜李之嫌,今日父母哥嫂亦不能相谅,何况他人。(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二十一)

英语: the suspicion of being in the melon field and under the plum tree

详细解释

【释义】

比喻处在被怀疑的境地。见“瓜田李下”条。

【典故】

此处所列为“瓜田李下”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瓜田李下”是一句很常见的成语,经常是以“瓜田李下之嫌”的型态出现,可见这句成语和“嫌疑”很有关系。在《乐府诗集・卷三二・相和歌辞七》中收录了一首〈君子行〉,这首诗就是在告诉世人君子当有的举止行为,所以开头几句就说了:“君子防未然,不处嫌疑间。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意思就是说:君子为人要光明磊落,因此要尽量避开一些会引起别人猜疑的举止。这种举止就像走经瓜田,如果弯腰去整理鞋子,就难免会让人怀疑:是否在借此来掩饰偷摘瓜果的行为呢?同样的,走到李子树下,如果举手来整理头上的帽子,难免会让人起疑:是否在借此而偷采树上李子呢?如果我们走经瓜田不纳履,来到李树下,不正冠,自然就不会引人猜疑了。后来就从这首诗演绎出“瓜田李下”这句成语,成为“惹人嫌疑”的代称。

【书证】

  • 01.五代汉・王定保《唐摭言・卷九・好及第恶登科》:“是知瓜李之嫌,薏苡之谤,斯不可忘。”
  • 02.《警世通言・卷二一・赵太祖千里送京娘》:“谁知事既不谐,反涉瓜李之嫌,今日父母哥嫂亦不能相谅,何况他人?”

成语大全为您精准解释成语瓜李之嫌的意思、出处近反义词及用法,传承中华文化精髓。

成语接龙

接龙中断:无「歹」开头的成语

四字定位查询

※在格子中输入文字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