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意思解释
味:滋味。
吃起来没有滋味,丢掉它又可惜。形容东西无大用处但又舍不得抛弃。
出处: 晋・司马彪《九州春秋》:“夫鸡肋,弃之如可惜,食之无所得,以比汉中,知王欲还也。”
用法: 作宾语、定语、谓语;用于处事。
例子: 玛拉沁夫《茫茫的草原》第一卷:“齐木德是一个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家伙。”歇后语: 瘦鸡婆的肋骨 —— 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英语: be unappetizing and yet not bad enough to be thrown away
日语: 食べるにはまずいし,棄(す)てるには惜(お)しい
歇后语: 瘦鸡婆的肋骨 —— 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详细解释
【释义】
吃起来毫无滋味,丢弃又觉得可惜。语本《三国志・卷一・魏书・武帝纪・裴松之・注引九州春秋》:“夫鸡肋,弃之如可惜,食之无所得,以比汉中,知王欲还也。”比喻东西没什么用处,又舍不得丢掉。亦作“食之无味,弃之不甘”。
造句示例
- 当爱已成“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时,我们到底该让自己选择何去何从?
- 另外,已经就业的上班族,竟也有近六成对现有的工作感到悲观,约45%认为工作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只有35%的上班族享受目前的工作。
成语大全为您精准解释成语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意思、出处近反义词及用法,传承中华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