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āozhěnér

高枕而卧

成语组合

ABCD式

成语结构

偏正式

感情

中性

年代

古代

热度

常用

拼音 gāo zhěn ér wò

注音 ㄍㄠ ㄓㄣˇ ㄦˊ ㄨㄛˋ

繁体 高枕而臥

感情 中性成语

近义词 高枕无忧,无忧无虑

反义词 忧心忡忡,提心吊胆,厉兵秣马,枕戈待旦,危在旦夕

意思解释

垫高枕头安心地睡觉。形容无忧无虑。平安无事。

出处: 《战国策・魏策一》:“事秦,则楚韩必不敢动;无楚韩之患,则大王高枕而卧,国必无忧矣。”

用法: 作谓语;指无忧无虑。

例子: 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给他一个小盒子,说只要放在枕边,便可高枕而卧。”谜语: 最佳的睡眠方式 (谜底:高枕而卧)

英语: lay one's head on one's pillows and just drop off to sleep(be complacent and relax)

谜语: 最佳的睡眠方式 (谜底:高枕而卧)

详细解释

【释义】

犹“高枕无忧”。见“高枕无忧”条。

【典故】

此处所列为“高枕无忧”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高枕无忧”原作“高枕而卧”。据《战国策・齐策四》载,战国时,有一个叫冯谖的人,在齐国孟尝君门下作食客。有一次,冯谖替孟尝君到薛地去收债,但是他不但没把钱要回来,反而把债券全烧了。薛地人民都以为这是孟尝君的恩泽,对孟尝君十分感激,冯谖等于帮孟尝君买了“义”回来。但孟尝君对冯谖的举动非常不谅解。直到后来,孟尝君被齐王解除官职,回到薛地居住。到了薛地,受到人民热烈的欢迎,孟尝君这才了解冯谖的用心。这时冯谖对孟尝君说:“聪明的兔子都有三个藏身的洞窟,在紧急的时候就可以逃过猎人的追捕,免于一死。但是你现在只有一窟,还不能把枕头垫得高高,无忧无虑地睡觉,我会再帮你寻找另外两窟。”于是冯谖去见梁惠王,他告诉梁惠王,如果能请到孟尝君帮他治理国家,那梁国一定能国富兵强。于是梁惠王派人邀请孟尝君到梁国,连续请了三次,冯谖都叫孟尝君不要答应。当齐王得知梁国一直派人来请孟尝君,连忙也派人请孟尝君重回齐国当相国。冯谖要孟尝君向齐王请求,把先王传下的祭器,放在薛地,并且兴建宗庙,以确保薛地的安全。当宗庙建好后,冯谖对孟尝君说:“现在三窟已成,从此以后你就可以把枕头垫得高高,无忧无虑地睡觉了!”典源又见《战国策・魏策一》内容则是表述张仪企图游说魏国背弃合纵,改投连横以事秦。他说魏国如能事秦,那么楚国、韩国一定不敢轻举妄动。没有楚国、韩国的外患,那么魏国国君就可以“高枕而卧”了。后来“高枕无忧”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形容身心安适,无忧无虑。

【书证】

  • 01.《战国策・齐策四》:“(冯谖)曰:『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今君有一窟,未得高枕而卧也。』”(源)
  • 02.《战国策・魏策一》:“为大王计,莫如事秦,事秦则楚、韩必不敢动;无楚、韩之患,则大王高枕而卧,国必无忧矣。 ”(源)
  • 03.唐・刘肃《大唐新语・卷三・公直》:“公若尽杀诸弟,不知矣;如独杀袭秀,恐明公不得高枕而卧。”

造句示例

  • 让咱们高枕而卧的写生!
  • 英军占了法军的营幕,那是证明胜利的一贯做法,在失败者的榻上高枕而卧。
  • 我们高枕而卧、苟安侥幸,等到敌人使我们束手就擒时,我们就能找到有效的御敌办法?
  • 难道我们高枕而卧,抱着虚幻的希望,待到敌人捆住了我们的千脚,就能找到有效的御敌之策了吗?
  • 所谓一个女人如果有另一个女人假装要照料她,就可以完全高枕而卧——这是一则非常有用而又值得尊重的迷信。

成语大全为您精准解释成语高枕而卧的意思、出处近反义词及用法,传承中华文化精髓。

成语接龙

接龙中断:无「胧」开头的成语

四字定位查询

※在格子中输入文字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