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瞻远瞩
拼音 gāo zhān yuǎn zhǔ
注音 ㄍㄠ ㄓㄢ ㄩㄢˇ ㄓㄨˇ
繁体 高瞻遠矚
感情 褒义成语
近义词 登高望远,目光远大,目光如炬,明察秋毫,鉴往知来,远瞩高瞻,眼观六路,发愤图强,开阔眼界,更进一步,志存高远
反义词 鼠目寸光,目光如豆,目光短浅,焚林而猎,井蛙之见,杀鸡取卵,不识大体,苟且偷安,坐井观天,急功近利,饮鸩止渴,管窥蠡测,一孔之见,急功近名
意思解释
站得高;看得远。多形容目光远大。
出处: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二回:“遂把这粉白黛绿,莺声燕语,都付之不见不闻,一路高瞻远瞩,要领略湖山真景。”
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状语、定语;含褒义,比喻目光远大。
例子: 他们的切身的问题,也使他们无暇去高瞻远瞩的去关心与分析世界问题。(老舍《四世同堂》七十三)
正音: “瞩”,读作“zhǔ”,不能读作“shǔ”。
辨形: “瞩”,不能写作“嘱”、“属”。
英语: stand high and see far; show great fore sight
俄语: дальновидность
日语: 高遠(こうえん)な識見(しきけん)を持(も)つ,遠大(えんだい)な見識を持つ,遠大にことをはかる
德语: hoch stehen und weit blicken(von hoher Warte aus betrachten)
法语: prévoyant(clairvoyant)
歇后语:
1. 泰山顶上观日出 —— 高瞻远瞩
2. 墙头上看飞机 —— 高瞻远瞩
谜语:
1. 更上一层楼 (谜底:高瞻远瞩)
2. 背负青天朝下看 (谜底:高瞻远瞩)
详细解释
【释义】
“高瞻”,由高处观看,形容识见广阔。语出汉・王充《论衡・别通》。“远瞩”,注视远处,形容眼光宽远。语出北魏・张渊〈观象赋〉。后用“高瞻远瞩”形容见识远大。或形容往远处眺望,看得更全面。
【典源】
“高瞻”:汉・王充《论衡・别通》
夫孔子之门,讲习五经,五经皆习,庶几之才也。颜渊曰:“博我以文。”才智高者,能为博矣。颜渊之曰“博”者,岂徒一经哉?我不能博五经,又不能博众事,守信一学,不好广观,无温故知新之明,而有守愚不览之暗,其谓一经是者,其宜也。开户内日之光,日光不能照幽;凿窗启牖,以助户明也。夫一经之说,犹日明也;助以传书,犹窗牖也。百家之言,令人晓明,非徒窗牖之开,日光之照也。是故日光照室内,道术明胸中。开户内光,坐高堂之上,眇升楼台,窥四邻之庭,人之所愿也。闭户幽坐,向冥冥之内,穿圹穴卧,造黄泉之际,人之所恶也。夫[1],不高瞻[2]者,死人之徒也哉。
注解
[1]闭心塞意:封闭内心,阻塞思考。
[2]览:看、望。
“远瞩”:北魏・张渊〈观象赋〉(据《魏书・卷九一・术艺列传・张渊》引)
[1]凝神远瞩,[2][3]。察之无象,视之眇茫,状若浑元之未判别,又似浮海而睹沧浪。幽遐迥以希夷,寸眸焉能究其傍。于是乎夜对山水,栖心高镜。远寻终古,攸然独咏。
注解
[1]尔乃:发语词。
[2]䚕目:抬眼探视。䚕,音lì。
[3]八荒:天下。
【典故】
“高瞻远瞩”系由“高瞻”及“远瞩”二语组合而成。 “高瞻”见于汉・王充《论衡・别通》。此篇主要阐述学识广博的重要。文中提出了所谓的“通人”,并说:“夫通人犹富人,不通者犹贫人也。俱以七尺为形,通人胸中怀百家之言,不通者空腹无一牒之诵。”在王充看来,学识若不能求其广,就如穷人一般。钱财方面的贫穷是使人家徒四壁,学识方面的贫穷则使人腹笥甚窘。所以对于许多儒生“一经为是,何须博览”的说法,王充也有所抨击。他认为一般人都希望待在光线明亮之处,而不希望待在幽闭阴暗的地方,也希望自己能居于高处,视野无限宽广,学识的追求亦须以此为目的,若能博览广纳丰富的学识,内心将有如充满阳光的屋室,光亮无比,胸怀亦将开阔。但若封闭心智,执意于狭隘而单一的学问,不愿使识见广博,那就像是毫无生气的死人一样。后来这段文字中的“高瞻”被截取出来,用来形容识见广阔。 “远瞩”则是出自北魏・张渊〈观象赋〉(见收于《魏书》本传)。张渊,史书云:“不知何许人。明占候,晓内外星分。”即言此人善以天象变化来推测吉凶祸福。其作〈观象赋〉,即其观察天象时,对人事变化所生的种种感慨。文中有“凝神远瞩,䚕目八荒”之句,原用以描绘凝神远望,纵观天下的姿态,而后“远瞩”一词被截取出来,引申为眼光长远的意思。这两个典源一见“高瞻”,一见“远瞩”,后来被合用成“高瞻远瞩”,用来形容见识远大。
【书证】
- 01.《唐宋诗醇・卷二五・太原自居易诗》:“高瞻远瞩,坐驰可以役万景。他人有此眼力,无此笔力。”
- 02.《野叟曝言》第二回:“遂把这些粉白黛绿,莺声燕语,都付之不见不闻。一路高瞻远瞩,要领略湖山真景。”
【用法】
语义形容见识远大。褒义。
类别用在“见识宏远”的表述上。
例句
①大家都十分佩服他拥有这样高瞻远瞩的创业眼光。
②由于他高瞻远瞩,洞察世变,才能成就一番大事业。
③像他这样凡事只计较近利,哪能称为『高瞻远瞩』?
④我们如果能高瞻远瞩,就不会被眼前的无知短视所困。
⑤做生意要懂得高瞻远瞩,不能只注意眼前的蝇头小利。
⑥亏他高瞻远瞩,早买下这块荒地,如今已是寸土寸金了。
⑦当年他高瞻远瞩地投资电子产业,如今已经成为科技新贵。
⑧一个人不但要脚踏实地,还要能高瞻远瞩,才有成功的机会。
⑨因为他是一位高瞻远瞩的政治家,所以我把神圣的一票投给他。
⑩他高瞻远瞩地指出,必须重视教育,培育人才,国家才有希望。
造句示例
- 在关键时刻,他高瞻远瞩,力挽狂澜。
- 我们具有高瞻远瞩的领导者。 。
- 美国需要你们高瞻远瞩、胸怀大志。
- 他们是对的,其高瞻远瞩为整个业界树立了楷模。
- 你必须高瞻远瞩,兴建小型。
- 今天的领导者必须高瞻远瞩。
- 智慧集结,我们协助高瞻远瞩者实现品牌腾越!
- 青年人在思想上应该高瞻远瞩,在行动上应该脚踏实地。
- 因为人类有高瞻远瞩的优势,也可以为即将发生的变化作准备。
- 但令人惊奇的是,达尔文怎么能知道那么多,还有他的高瞻远瞩。
- 高瞻远瞩固然重要,但如果我们想要增加动力,我们需要想小事,做大事。
- 这些人洞察敏锐、高瞻远瞩,他们清楚有时为了达到目标必须有所牺牲。
- 他认为这意味着企业研究能更高瞻远瞩,做更大的事业,为高支出冒高投入的风险。
- 而美国却没有如此高瞻远瞩的眼光,他们的筹资环境青睐短期产品,不信什么图腾。
- 在此,我希望对我的前任和导师李钟郁博士表示纪念,他高瞻远瞩地建立了战略卫生行动中心。
- 浦东开发取得的史无前例的成功是在高瞻远瞩的规划与细致周密的部署下实现的。
- 现代财务管理不仅要有科学、精细的日常管理,更需要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和战略思想。
- 在此前提下,不断的鼓励学生达成下列目标:行于担当、动则互尊、高瞻远瞩和各尽所能。
- 另一方面,由于淘金家园的地势相对来说比较高,给人“高瞻远瞩”和“高人一等”的愉悦感。
- 甚至连比尔·克林顿都将美国吹嘘成“不可或缺的国家”,这个国家比它的对手更加高瞻远瞩。
- 尤其是领导人们当众道歉更容易受到攻击。他们高瞻远瞩,他们希望表现得更强悍而有竞争力。
- 在过去,总是老一辈人高瞻远瞩地教导下一代人这个世界的道理,并试图让下一代追随他们的脚步。
- 高山上的人总能最先看到新一年的日出,有了您的高瞻远瞩,您的事业必然前景辉煌。祝您鹏程万里!
- 高山上的人总能最先看到新一年的日出,有了您的高瞻远瞩,您的事业必然前景辉煌。祝您鹏程万里!
- 说明:企业家总是会有异于常人、高瞻远瞩的眼光来判断自己企业的方向,这不是一般人所能够理解的。
- 可是,当他在塑胶行业站稳脚跟之后,却又以高瞻远瞩的眼光,去关注他当初借以发家致富的木材行业。
- 双方应该高瞻远瞩,以长远和战略的眼光,积极拓展各领域的互利合作,不断充实两国战略伙伴关系的内涵。
- 然后作者来了个“高瞻远瞩”的猜想——核辐射创造的物种“将远远超越我们,正如我们远远超越猿人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