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告投杼
意思解释
比喻流言数传能使人信而转疑。
出处: 《战国策・秦策二》:“昔者曾子处费,费人有与曾子同名族者而杀人,人告曾子母曰:‘曾参杀人。’曾子之母曰:‘吾子不杀人。’织自若。有顷焉,人又曰:‘曾参杀人。’其母尚织自若也。顷之,一人又告之曰:‘曾参杀人。’其母惧,投杼逾墙而走。
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例子: 鲁迅《书信集·致李康中》:“然而三告投杼,贤母生疑。千夫所指,无疾而死。”故事: 春秋时期,费地有一个与曾参同名的人在外杀了人,有好事者跑到曾参的母亲那里说:“曾参杀了人。”曾母回答说:“我儿不会杀人。”照常织布。没多久又有两人跑来误传曾参杀了人,这时曾母害怕,就投杼逾墙而走。三告投杼成语接龙折叠展开顺接逆接“杼”字开头的成语接龙(顺接)杼柚其空空前绝后后来居上上行下效效犬马力力挽狂澜澜倒波随随心所欲欲擒故纵纵横捭阖阖门却扫扫榻以待待价而沽沽名钓誉誉过其实实事求是是古非今今非昔比比比皆是是是非非非驴非马马
成语大全为您精准解释成语三告投杼的意思、出处近反义词及用法,传承中华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