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āocángjiānxīn

包藏奸心

成语组合

ABCD式

成语结构

动宾式

感情

贬义

年代

古代

热度

常用

拼音 bāo cáng jiān xīn

注音 ㄅㄠ ㄘㄤˊ ㄐㄧㄢ ㄒㄧㄣ

感情 贬义成语

近义词 包藏祸心

反义词 胸怀坦荡

意思解释

犹言包藏祸心。

出处: 三国・魏 曹操《让县自明本志令》:“刘表自以为宗室外,包藏奸心,乍前乍却,以观世事。”

用法: 作谓语、宾语;形容外表不露声色暗中害人。

英语: harbour ill intent

俄语: преслéдовать неблаговидные цéли

谜语: 奸包 (谜底:包藏奸心)

详细解释

【释义】

犹“包藏祸心”。见“包藏祸心”条。

【典故】

此处所列为“包藏祸心”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据《左传・昭公元年》载,春秋时期,郑国是个小国,想和大国楚国保持良好关系,于是郑国大夫公孙段便将女儿许配给楚国公子围。但楚国其实想利用这个机会进入郑国首都,把郑国灭掉,所以当天公子围率领一大队楚国士兵前往。郑国大夫子产觉得情况不对,便派子羽前去阻止楚国进城,子羽说:“我们的城池太小了,容不下那么多人,就在城外举行婚礼吧!”但楚人以为如此不合礼法,坚持要进城。子羽只好直接了当地说:“我们国家狭小并不是罪过,但若依赖大国而一点防范之心都没有,那就是罪过了。我们本来希望联姻后,可以靠大国的力量安定自己,你们恐怕只是包藏祸心,前来算计我们吧!”楚人知道他们的诡计早被看穿,只好放弃原有的计划,但为了保持颜面,仍坚持进城迎娶,答应不携带武器,郑国这才放行。后来子羽话中的“包藏祸心”演变为成语,就用来比喻怀藏诡计,图谋害人。

【书证】

  • 01.《三国志・卷一・魏书・武帝纪一》裴松之注引《魏武故事》:“又刘表自以为宗室,包藏奸心,乍前乍却,以观世事,据有当州。孤复定之,遂平天下。”

成语大全为您精准解释成语包藏奸心的意思、出处近反义词及用法,传承中华文化精髓。

四字定位查询

※在格子中输入文字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