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ǎoxiéyòu

扶老携幼

成语组合

ABCD式

成语结构

联合式

感情

中性

年代

古代

热度

常用

拼音 fú lǎo xié yòu

注音 ㄈㄨˊ ㄌㄠˇ ㄒㄧㄝˊ ㄧㄡˋ

繁体 扶老攜幼

感情 中性成语

近义词 尊老爱幼,携幼扶老

反义词 奸淫掳掠

意思解释

扶:挽着;携:带着。
搀着老人;领着小孩儿。形容男女老少成群结队欢迎、观看或逃难。后也用来形容关心照顾老人和孩子。

出处: 西汉・刘向《战国策・齐策四》:“未至百里,民扶老携幼,迎君道中。”

用法: 联合式;作宾语、状语;指搀着老人,领着小孩。

例子: 乡里人听见锣响,一个个扶老携幼,挨挤了看。(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一回)

正音: “扶”,读作“fú”,不能读作“fū”。

辨形: “幼”,不能写作“幻”;“携”,不能写作“挟”。

英语: support old folk and lead children

俄语: поддéрживать пóд руку старикóв и ребятишек

日语: 老を助(たす)け幼(よう)を携(たずさ)える

歇后语: 祖孙回家 —— 扶老携幼

谜语: 三代人出门 (谜底:扶老携幼)

详细解释

【释义】

扶著老人,牵著小孩。“扶老携幼”指男女老幼全体出动的情况。语出《战国策・齐策四》。

【典源】

《战国策・齐策四》

(冯谖)驱而之薛,使吏召诸民当偿者,悉来合券。券徧合,起矫命以责赐诸民,因烧其券,民称万岁。长驱到齐,晨而求见。孟尝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见之,曰:“责毕收乎?来何疾也!”曰:“收毕矣。”“以何市而反?” 冯谖曰:「君云『视吾家所寡有者』。臣窃计,君宫中积珍宝,狗马实外廐,美人充 [1]。君家所寡有者以义耳!窃以为君 [2]义。」 [3]曰:“市义奈何?”曰:「今君有 [4]之薛,不 [5]爱子其民,因而 [6]之。臣窃 [7]君命,以 [8]赐诸民,因烧其 [9],民称万岁。乃臣所以为君市义也。」孟尝君 [10],曰:“诺,先生休矣!”后 [11],齐王谓孟尝君曰:“寡人不敢以先王之臣为臣。”孟尝君就国于薛,未至百里,民扶老携幼,迎君道中。孟尝君 [12]谓冯谖:“先生所为文市义者,乃今日见之。”

注解

[1]下陈:古代殿堂下供陈放礼品、婢妾站列的地方。此指后宫。

[2]市:买。

[3]孟尝君:战国时齐的公族,姓田氏,名文。相齐,封于薛,孟尝君为其称号;好养贤士,食客有数千人。

[4]区区:微小。

[5]拊:音,抚慰、抚恤。

[6]贾利:得利、取利。

[7]矫:假托。

[8]责:音zhài,同“债”,积欠他人的钱财。

[9]券:指借款的条据。

[10]不说:不高兴、不开心。说,音yuè,通“悦”。

[11]期年:一周年。期,音

[12]顾:回头看。

【典故】

《战国策》一书所记,大部分是东周后期各国间的战争,以及纵横家为其辅佐之国所提出的政治主张与外交策略,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以及士人的精神风采。孟尝君田文,是战国时期四公子之一,为齐国宗室大臣,袭父爵封于薛,曾任齐相。孟尝君以广招食客三千人闻名于世,其中有位叫冯谖的门下食客因为自己觉得不受重视,于是弹剑唱歌要求增加待遇,却遭到其他食客的嘲笑,不过孟尝君也一一答应他的要求。后来,冯谖自愿为孟尝君到封地薛城收债,但却自作主张的将贫民的借据全部烧毁,贫民因此不再烦恼欠债的问题而大呼万岁,孟尝君则因为财物的损失感到非常愤怒。然而一年后,孟尝君遭到齐王罢黜,失去了权位,因此只好回到封地薛,而回封地的路上,在薛城外便受到当地居民热烈欢迎,不论男女老少都全体出动,聚集在道路两旁迎接孟尝君的到来,此时孟尝君才突然明白冯谖当初的作法,其实是为他赢得封地的民意与自己的名誉,今天他再次回到薛邑,才有可能受到老百姓的热烈欢迎。后来原文中的“扶老携幼”被摘出,成为一句成语,指扶著老人,牵著小孩,男女老幼全体出动的情况。

【书证】

  • 01.《战国策・齐策四》:“孟尝君就国于薛,未至百里,民扶老携幼,迎君道中。孟尝君顾谓冯谖:『先生所为文市义者,乃今日见之。』”(源)
  • 02.《逸周书・卷九・殷祝解》:“士民闻汤在野,皆委货扶老携幼奔,国中虚。”
  • 03.南朝梁・元帝《金楼子・卷二・后妃篇》:“询求故实,赡恤乡党,扶老携幼,并沐恩猷。”
  • 04.宋・张式〈唐故长史吴公任欢庙碑〉:“民之号慕,如丧考妣,扶老携幼,叠足架肩,为之棺椁,树以祠貌,若去兽之政与驯雉之风,未足侔也。”
  • 05.《三国演义》第四一回:“两县之民,……扶老携幼,将男带女,滚滚渡河;两岸哭声不绝。”
  • 06.明・归有光〈赠张别驾序〉:“近郊之人,扶老携幼,望门而呼,城上莫有应者,独坐视其宛转于锋刃之下。”
  • 07.《儒林外史》第一回:“乡里人听见锣响,一个个扶老携幼,挨挤了看。”

【用法】

语义指男女老幼全体出动的情况。

例句

01.国家一旦战乱频传,人民只能扶老携幼,四处逃难。

02.每到阳明山花季,总有大批游客扶老携幼,上山赏花。

03.清明节当天,民众扶老携幼地前往公墓祭拜祖先,表达追思。

04.一大清早,已有许多群众扶老携幼齐聚广场,一起响应这次公益活动。

05.妈祖绕境活动时,信徒们扶老携幼追随神轿,绵延的人群犹如一条长龙。

造句示例

  • 家不是旅馆也不是酒吧,它是扶老携幼的承担和责任。
  • 家不是旅馆也不是酒吧,它是扶老携幼的承担和和责任。
  • 兴扶老携幼,兴学育才为宗旨,同时亦是游客游览观光的胜地。
  • 每逢假日,人们扶老携幼来此游览,或聚会、或野餐、或游泳。
  • 因此,每到除夕这天,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兽的伤害。
  • 因此,每到除夕这天,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兽的伤害。
  • 因此,每到除夕这天,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兽的伤害。 。
  • 他们扶老携幼,长途跋涉,在深夜越过一道道河流,在横渡北大西洋时历尽艰险,有时需要辗转数月。
  • 如珍纳斯、设计看起来扶老携幼在同时指示:作为沉默质量全部批量生产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私下普遍在我们的生活中;
  • 在汽车品鉴会上,记者看到不少车迷扶老携幼赶到现场,认真品鉴每一款新车,从外观设计、发动机到汽车内饰,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 波豆城的西南区住著一群不喜欢新建筑的人,每栋新建筑物一完工,居民就扶老携幼开始破坏,老太婆用小锥子在墙上一个洞一个洞地慢慢铣。 。
  • 羊城人们一向喜欢到此登高游览,尤其在九九重阳,更以登白云山为乐事,每逢此时,扶老携幼,人流熙熙攘攘的热闹场景便构成羊城一幅独特的风情画。

成语大全为您精准解释成语扶老携幼的意思、出处近反义词及用法,传承中华文化精髓。

四字定位查询

※在格子中输入文字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