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àoxīnjiùhuǒ

抱薪救火

成语组合

ABCD式

成语结构

连动式

感情

中性

年代

古代

热度

常用

拼音 bào xīn jiù huǒ

注音 ㄅㄠˋ ㄒㄧㄣ ㄐㄧㄡˋ ㄏㄨㄛˇ

感情 中性成语

近义词 火上浇油,饮鸩止渴,弄巧成拙,适得其反,事与愿违,抱薪救焚,负薪救火,扬汤止沸,引足救经,南辕北辙,披麻救火,把薪助火

反义词 雪中送炭,釜底抽薪,拔本塞源,绝薪止火

意思解释

薪:柴草。
抱着柴草去救火。比喻用错误的方法消除灾害;结果不但没有消除灾害;反而使灾害扩大。也作“负(背)薪救火”。

出处: 西汉・刘向《战国策・魏策三》:“以地事秦,譬犹抱薪而救火也,薪不尽,火不灭。”

用法: 连动式;作谓语、宾语、定语;比喻没能阻止反而加速灾祸。

例子: (1)上个月他因旷课,考试没有及格,你不帮他补课,还约他跳舞,这不是抱薪救火吗?(2)他们俩吵架,你不劝,反而也加进去,你简直是抱薪救火?正音:“薪”,读作“xīn”,不能读作“chái”。辨形:“薪”,不能写作“新”。谜语: 最可怕的救火 (谜底:抱薪救火)

正音: “薪”,读作“xīn”,不能读作“chái”。

辨形: “薪”,不能写作“新”。

英语: adopt a wrong method to save a situation and end up by making it worse

俄语: носить дровá на пожáр

谜语: 最可怕的救火 (谜底:抱薪救火)

详细解释

【释义】

抱著木柴去救火,比喻处理事情的方法错误,既无法达成目的,反而情势更为恶劣。比喻用错方法,而致祸害加深。#语出《战国策・魏策三》。△“泼油救火”

【典源】

#《战国策・魏策三》[1]

华(阳)军之战,魏不胜秦。明年将使段干崇割地而讲。孙臣谓魏王曰:“魏不以败之上割,可谓善用不胜矣,而秦不以胜之上割,可谓不能用胜矣。今处期年乃欲割,是群臣之私而王不知也。且夫欲玺者,段干子也,王因使之割地;欲地者,秦也,而王因使之受玺。夫欲玺者制地,而欲地者制玺,其势必无魏矣。且夫奸臣[2]皆欲以地事[3];以地事秦,譬犹抱薪而救火也,薪不尽则火不止。今王之地有尽,而秦之求无穷,是薪火之说也。”

注解

[1]典故或见于《淮南子・主术》。

[2]固:原来、一向。

[3]秦:战国时秦国。战国七雄之一。周孝王封伯益之后于秦。地约在今甘肃省天水县。后于秦孝公时,用商鞅变法图强。秦王政二十六年统一天下,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帝国。

参考

《淮南子・主术训》

夫水浊则鱼

造句示例

  • 抱薪救火和以割让魏国的土地为代价去求和难道不是一样的嘛?
  • 成语“抱薪救火”比喻用错误的方法去消灭祸害,结果反而使祸害扩大。

成语大全为您精准解释成语抱薪救火的意思、出处近反义词及用法,传承中华文化精髓。

成语接龙

接龙中断:无「棍」开头的成语

四字定位查询

※在格子中输入文字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