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ǐnjiùgōng

引咎责躬

成语组合

ABCD式

成语结构

联合式

感情

中性

年代

古代

热度

一般

拼音 yǐn jiù zé gōng

注音 ㄧㄣˇ ㄐㄧㄡˋ ㄗㄜˊ ㄍㄨㄥ

繁体 引咎責躬

感情 中性成语

近义词 引咎自责

反义词 怨天怨地

意思解释

同“引咎自责”。

出处: 晋・陈寿《三国志・吴志・吴主传》:“后壹奸罪发露伏诛,权引咎责躬。”

用法: 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处事。

例子: 《旧五代史·周书·世宗纪》:“虽古人有引咎责躬,因灾致惧,亦无以过此也。”引咎责躬的详细解释折叠展开【释义】承认过失并自我责备。《三国志・卷四十七・吴书・吴主权传》:“后壹奸罪发露伏诛,权引咎责躬,乃使中书郎袁礼告谢诸大将,因问时事所当损益。”《旧五代史・卷一一八・周书・世宗本纪五》:“虽古人有引咎责躬,因灾致惧,亦无以过此也。”亦作“引咎自责”。引咎责躬成语接龙折叠展开顺接逆接“躬”字开头的成语接龙(顺接)躬先士卒卒岁穷年年富力强强弩之末末大不掉掉以轻心心安理得得不偿失失魂落魄魄散魂飞飞黄腾达达官显宦宦

详细解释

【释义】

承认过失并自我责备。《三国志・卷四十七・吴书・吴主权传》:“后壹奸罪发露伏诛,权引咎责躬,乃使中书郎袁礼告谢诸大将,因问时事所当损益。”《旧五代史・卷一一八・周书・世宗本纪五》:“虽古人有引咎责躬,因灾致惧,亦无以过此也。”亦作“引咎自责”。

成语大全为您精准解释成语引咎责躬的意思、出处近反义词及用法,传承中华文化精髓。

四字定位查询

※在格子中输入文字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