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āoqiángzhībiàn

萧墙之变

成语组合

ABCD式

成语结构

偏正式

感情

中性

年代

古代

热度

一般

拼音 xiāo qiáng zhī biàn

注音 ㄒㄧㄠ ㄑㄧㄤˊ ㄓ ㄅㄧㄢˋ

繁体 蕭牆之變

感情 中性成语

近义词 萧墙之祸,萧墙之危

意思解释

萧墙:古代宫室内当门的小墙。
产生于家中的祸乱,比喻由内部原因所致的灾祸、变乱。

出处: 《金史・后妃传・熙宗悼平皇后》:“海陵本怀觊觎,因之疑畏愈甚,萧墙之变,从此萌生矣。”

用法: 作宾语;指内部发生祸乱。

英语: trouble arising at home

详细解释

【释义】

起于内部的祸乱。见“祸起萧墙”条。

【典故】

此处所列为“祸起萧墙”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萧墙是古代宫廷内当做门的屏风,何晏《论语集解》引郑玄注︰“萧之言肃也。墙谓屏也。君臣相见之礼,至屏而加肃敬焉,是以谓之萧墙。”所以萧墙用来比喻内部,灾祸从萧墙那样近的地方引起,表示祸乱起于内部,而非外来。在《论语・季氏》篇中记载,由于季氏要攻打颛臾,所以辅佐季氏的子路和冉求来请教孔子的意见。孔子回答:“一个国家如果财富平均,人民就不虞匮乏;如果上下和睦,人民就能安居乐业;国家之内没有祸乱,就不会倾覆。如果他国的人民不服,那就以德行感化他们,使他们来归。他们来归之后,就要使他们安定。如今你们两人辅佐季氏,不能德化他国的人民,邦国分裂瓦解,无法保全,反而要在国内动兵征伐。我怕季氏的忧患,不是远在颛臾,而是近在朝中啊!”后来“祸起萧墙”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比喻祸乱发生于内部。

【书证】

  • 01.《金史・卷六三・后妃列传・熙宗悼平皇后》:“海陵本怀觊觎,因之疑畏愈甚,萧墙之变,从此萌矣。”

成语大全为您精准解释成语萧墙之变的意思、出处近反义词及用法,传承中华文化精髓。

四字定位查询

※在格子中输入文字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