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ǎotóng

小异大同

成语组合

ABCD式

成语结构

联合式

感情

中性

年代

古代

热度

一般

拼音 xiǎo yì dà tóng

注音 ㄒㄧㄠˇ ㄧˋ ㄉㄚˋ ㄊㄨㄥˊ

繁体 小異大同

感情 中性成语

意思解释

小部分不同,大部分相同。

出处: 南朝・宋・刘义庆《文心雕龙・檄移》:“意用小异而体义大同,与檄参伍,故不重论也。”

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比较。

例子: 鲁迅《死魂灵百图·小引》:“例如男子的衣服,和现在虽然小异大同,而闺秀们的高髻圆裙,则已经少见。”小异大同的详细解释折叠展开【释义】犹“大同小异”。见“大同小异”条。【典故】此处所列为“大同小异”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大同小异”的典源本于《庄子・天下》篇提到惠施的一段话。惠施是战国名家的代表人物,名家就是逻辑学家,他们的学说很计较逻辑的是非,这一点和庄子超脱逍遥的见解有很大的不同,所以庄子常借惠子的见解来作反例。〈天下〉篇引用惠子这一段话的大意是这样的:惠施知识虽然很广博,读过很多书,但也因此,所知道的

英语: about the same(much the same)

详细解释

【释义】

犹“大同小异”。见“大同小异”条。

【典故】

此处所列为“大同小异”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大同小异”的典源本于《庄子・天下》篇提到惠施的一段话。惠施是战国名家的代表人物,名家就是逻辑学家,他们的学说很计较逻辑的是非,这一点和庄子超脱逍遥的见解有很大的不同,所以庄子常借惠子的见解来作反例。〈天下〉篇引用惠子这一段话的大意是这样的:惠施知识虽然很广博,读过很多书,但也因此,所知道的道理驳杂,发表的见解也有所不妥。例如他曾分析物的大小同异的观念:“最大的标准是无法再找出更大的空间了,我们可以称它为「大一”;最小的标准是无法再找出更小的空间了,我们可以称它为“小一”。但是这二者是可以互换的。例如“无厚”,既然没有厚度,应该很小,但我也可以说它像千里一样地大。再例如天高地卑,我也可以说天如地卑;山高泽低,我也可以说山如泽低;日正当中,我也可以说日正西斜;物刚出生,我也可以说物刚死亡。可见万物之间,如果从“异”的角度看,大部分同,却存在有些不同,我们可以称这种情形为“小同异”;如果从“同”的角度看,万物是全同全异的,我们可以称这种情形为“大同异”。我们既可以说南方距离无穷远,却也可以说南方近在眼前。假如我们今日来到越国,也可以说是昨天就到了。为什么会如此?正是时空是连环的。于是我可以随意地说天下的中央就在燕国之北,或在越国之南。如果能这样去观察万物,自然可以知道万物的大小同异无别,天和地也是一体无差别的。」在这段话中,原文的“大同而与小同异”,指的就是大部分同而小部分异,演变成“大同小异”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事物略有差异,但大体相同。

【书证】

  • 01.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檄移》:“符契,意用小异,而体义大同,与檄参伍,故不重论也。”
  • 02.唐・刘知几《史通・卷三・书志》:“如斯变革,不可胜计,或名非而物是,或小异而大同。”

成语大全为您精准解释成语小异大同的意思、出处近反义词及用法,传承中华文化精髓。

四字定位查询

※在格子中输入文字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