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下盖屋
意思解释
比喻重复他人所为而无创新。
出处: 宋・邵伯温《闻见前录》第19卷:“经意自明,苦人不知耳。屋下盖屋,床上安床,滋惑矣。”
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没有创新。
英语: needless duplication
详细解释
【释义】
即“屋下架屋”。见“屋下架屋”条。
【典故】
此处所列为“屋下架屋”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屋下架屋”是南北朝、隋唐时习惯用语,比喻重复模仿,无所创新。据南朝梁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记载,庾阐作的〈扬都赋〉完成后呈给庾亮看,庾亮抱著同是同宗族人的心态大力推荐,说〈扬都赋〉足以和〈二京赋〉、〈三都赋〉并列比美。一时之间,人人竞相抄写,纸价因此大涨。谢安对此批评说:“此是屋下架屋耳”,意思指庾阐的〈扬都赋〉只是重复模仿别人的作品,没有创新,了无新意。后来“屋下架屋”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比喻重复模仿,无所创新。如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序致》:“魏、晋已来,所著诸子,理重事复,递相模
字义分解
成语大全为您精准解释成语屋下盖屋的意思、出处近反义词及用法,传承中华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