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ánzhī

独木难支

成语组合

ABCD式

成语结构

主谓式

感情

中性

年代

古代

热度

一般

拼音 dú mù nán zhī

注音 ㄉㄨˊ ㄇㄨˋ ㄋㄢˊ ㄓ

繁体 獨木難支

感情 中性成语

近义词 力不从心,孤掌难鸣,回天乏术,望洋兴叹,无可奈何,绠短汲深,独力难支

反义词 力挽狂澜,砥柱中流,回天之力,众志成城,万众一心,中流砥柱,众擎易举,众星捧月

意思解释

一根木头难以支撑起将要倒塌的大房子。比喻单薄的力量无法维持全局。

出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拉楞自欲坏,非一木所能支。”

用法: 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分句;比喻个人的力量单薄。

例子: 做任何事情都要依靠集体的 智慧和力量,因为独木难支,众人捧柴火焰高。正音:“难”,读作“nán”,不能读作“nàn”。辨形:“支”,不能写作“枝”。谜语: 桅 (谜底:独木难支)

正音: “难”,读作“nán”,不能读作“nàn”。

辨形: “支”,不能写作“枝”。

英语: One log cannot propupa tottering building

俄语: одному не по силам

谜语: (谜底:独木难支)

详细解释

【释义】

比喻事情非常重大,非一人之力所能支持。#语本《慎子・知忠》。

【典源】

#《慎子・知忠》(据《群书治要》卷三七引)[1]

亡国之君,非一人之罪也;治国之君,非一人之力也。将治乱,在乎贤使任职,而不在于忠也,故智盈天下,泽及其君;忠盈天下,害及其国,故桀之所以亡,尧不能以为存。然而尧有不胜之善,而桀有运非之名,则得人与失人也。[2],盖非一木之枝也;[3],盖非一狐之皮也;治乱安危,存亡荣辱之施,非一人之力也。

注解

[1]典故或见于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

[2]廊庙之材:盖廊庙的建材。廊庙,指朝廷。

[3]狐白之裘:用狐腋下的白毛皮所制成的裘,既轻软又暖和,甚为难得,为世所珍。

参考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

任恺既失权势,不复自检括。或谓和峤曰:“卿何以坐视元裒败而不救?”和曰:“元裒如北夏门,拉攞自欲坏,非一木所能支。”

【典故】

很多事情,因为太过庞大繁重,不是一个人所能完成,需要众人共同合作一起来完成,就好像用一根木头撑不起来的东西,如果多用几根木头,就可以共同把它撑起来。在《慎子・知忠》中用了这样一个比喻︰“故廊庙之材,盖非一木之枝也。”意思就是说,盖廊庙那样庞大的建筑所需要的材料,不是一棵树木上的枝干所能完全提供的;同样的,一个国家的治乱安危,存亡荣辱,也不是君王一个人的能力所能承担,必须依赖其他朝臣同心协力。这就是“独木难支”的道理。后来“独木难支”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比喻事情非常重大,非一人之力所能支持。在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中,另有一个关于“独木难支”的故事︰晋朝的任恺(kǎi)与和峤(jiào)本来交好,后来任恺失去权势,有人就问和峤说︰“你们不是好朋友吗,为何你眼看著任恺失势,却不肯帮助他呢?”和峤回答︰“元裒(任恺之字)如北夏门,拉攞自欲坏,非一木所能支。” 意思就是说,任恺不知检点,自取败坏,就好像城门将要倒塌,不是用一根木头就能把它撑起来,同样的,以我个人之力,又怎么能帮助任恺重新得势呢?

【书证】

  • 01.《封神演义》第九三回:“因吾师叔在万仙阵死于姜尚之手,屡欲思报此恨,为独木难支,不能向前。”

【用法】

语义比喻事情非常重大,非一人之力所能支持。

类别用在“势孤力薄”的表述上。

例句

这件事情必须靠大家团结合作,一个人能力再大,也独木难支

王经理虽然能力很强,但是没有所有同仁的支持,他也独木难支

团队要靠大家一起维持,只靠团长一人辛苦出力,还是独木难支的。

公司经营出现危机,老总虽想要力挽狂澜,奈何独木难支,最后还是失败了。

大厦将倾,独木难支;同样地,国家的政治腐败,尽管有一两个忠臣,也免不了覆灭的命运。

成语大全为您精准解释成语独木难支的意思、出处近反义词及用法,传承中华文化精髓。

四字定位查询

※在格子中输入文字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