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ōngdàozhǔ

东道主

成语结构

偏正式

感情

中性

年代

古代

热度

常用

拼音 dōng dào zhǔ

注音 ㄉㄨㄥ ㄉㄠˋ ㄓㄨˇ

繁体 東道主

感情 中性成语

近义词 东道主人,主人翁

反义词 客人

意思解释

泛指接待或宴客的主人。

出处: 左丘明《左传・僖公三十年》:“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用法: 偏正式;作主语、宾语;指主人。

例子: 郁达夫《海上》:“晚餐吃后,有人做东道主请去看戏。”故事: 春秋时期,晋国公子重耳重回国执政,为报复郑国与秦国联合出兵伐郑。郑文公派烛之武去劝秦穆公退兵,说郑国与秦国不相连,让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道主去对付晋国,牵制晋国对秦国有好处。秦穆公认为有道理就立即撤军。东道主的详细解释折叠展开【释义】郑国作为招待秦国出使东方使节的主人。语出《左传・僖公三十年》。后用“东道主”泛称接待或宴请宾客的主人。【典源】《左传・僖公三十年》九月甲午,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汜南。佚之狐言于郑伯曰:

英语: host

日语: 主人役(しゅじんやく)

德语: Gastgeber

详细解释

【释义】

郑国作为招待秦国出使东方使节的主人。语出《左传・僖公三十年》。后用“东道主”泛称接待或宴请宾客的主人。

【典源】

《左传・僖公三十年》

九月甲午,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汜南。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夜,缒而出。见秦伯曰:“[1]、[2]围[3],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4]。越国以[5],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6]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7]郑以为[8],[9]之往来,[10]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注解

[1]秦:秦国。周孝王封伯益之后于秦,约今甘肃省天水县。庄公时徙居大丘,今之陕西省兴平县东南的槐里城。孝公时定都咸阳,得商鞅变法图强,积极东侵。惠王时重用张仪,以连横政策离间六国。昭襄王用范雎采远交近攻之策向东扩展。秦王政二十六年(公元前221)统一天下,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帝国。

[2]晋:晋国,周代诸侯国。春秋时据有今山西省大部分与河北省西南地区,地跨黄河两岸。后为韩、赵、魏三家所分,遂亡。

[3]郑:周朝诸侯国之一。故址位于今河南省新郑县。

[4]执事:执掌事务的人。

[5]鄙远:指秦国若得郑地以为国,则须越过晋国之地。

[6]倍:增加。阮元之校勘记言此字当作“陪”。

[7]舍:通“舍”,放弃、舍弃。

[8]东道主:东边道路上寄寓之所的主人。此指郑国可以作为秦国东方寄寓之所的主人,以招待秦国往来的使者。

[9]行李:即“行理”,掌管外交之使臣。

[10]共:音gōng,通“供”,供给。

【典故】

“东”有东家、主人的意思。古时主位在东,客位在西,所以称主人为“东”,如“店东”、“房东”。“东道”,本来是设宴待客的意思,后常用为“东道主”,指请客的主人。《左传・僖公三十年》提到在这一年的九月,晋文公、秦穆公合军包围郑国,是因为郑国曾对晋国无礼,并且有二心而与楚国亲近。此时郑国危难当前,派了烛之武去见秦国国君,希望能化解这次的危险。烛之武见了秦穆公,说:“秦、晋两国包围郑国,郑国已经知道自己要灭亡了,如果灭了郑国对您有好处,那就劳烦您了。但是,必须隔著晋国才能占领遥远的郑国,来作为秦国的边邑,您知道这是很困难的,用灭亡郑国来增加邻国的实力,就等于您本身力量的削弱。如果赦免郑国,让它作为秦国在东边道路上寄寓之所的主人,负责招待秦国使臣的往来,供应所需的一切,这对您是没有害处的。晋国哪有满足的时候?等占领了郑国作为东边的疆界,势必又要扩张它西边的领土,到时晋国不损害秦国,还能从哪里取得土地呢?”秦穆公听了很高兴,就和郑国结盟,派了杞子、逢孙、杨孙在郑国戍守,自己则撤军回国了。后来“东道主”被用来泛指接待或宴请宾客的主人。

【书证】

  • 01.《左传・僖公三十年》:“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源)
  • 02.唐・李白〈望九华赠青阳韦仲堪〉诗:“君为东道主,于此卧云松。”
  • 03.《聊斋志异・卷二・巧娘》:“女曰:『倘之琼也,有尺一书,烦便道寄里门。老母在家,亦可为东道主。』廉出本无定向,念浮海亦得,因诺之。”
  • 04.《聊斋志异・卷四・狐谐》:“国王见使臣乘一骡,甚异之。使臣告曰:『此马之所生。』……举坐又大笑。众知不敌,乃相约:后有开谑端者,罚作东道主。”

【用法】

语义泛指接待或宴请宾客的主人。

类别用在“宴客主人”的表述上。

例句

今天我请客,下次就由你当东道主了。

这次宴会办得十分成功,处处展现了东道主的盛情和殷勤。

大专院校的篮球比赛,一直是由各个学校轮流担任东道主的脚色。

既要让每个客人宾至如归,又要顾虑到每个人特殊的喜好和兴趣,这个东道主可真不好当。

本届的运动会,我国身为东道主,自然应该好好招待各国的运动员,使他们留下深刻的好印象。

造句示例

  • 亚特兰大被选为1996年奥运会的东道主。
  • 在许多外国人眼里,中国人是世界上最好的东道主,也是最糟糕的客人。
  • 东道主们通过证明这里的工厂生活如何舒适,热切地帮助我对自己的上述问题予以了否定的回答。
  • 在德国,准时赴约已经够危险的了,因为你的东道主可能已经在那里等了,好奇你怎么会这么笨。
  • 在泰国,敲手指、拍手,或者大喊“服务员!”会让东道主、同餐者、服务员,最主要的是你自己感到尴尬!
  • 来自西班牙和法国的交换生正在寻找热情、有趣和有爱心的东道主,他们将在6、7、8月的几周中与他们分享其生活和文化。
  • 虽然他的东道主没有提到这一点,但季札看得出他非常想拥有它。
  • 佩雷达在六分钟的进球使东道主率先取得领先。
  • 日本队在四分之一决赛,震惊了东道主。
  • 我首先感谢我们中国东道主的盛情款待。
  • 上海将成为世界各地客人的热情东道主。
  • 非常感谢我们的东道主,感谢在座的各位。
  • 东道主总是表现良好。
  • 东道主的受益来自基金的资本。
  • 他们是东道主,我是客人,必须适应。
  • 然而退一步说,东道主国家的局势是难以预知的。
  • 亚运会上,东道主的沙滩排球选手击垮了他们的劲敌。
  • 如果大家认为他是一个慷慨的东道主,他就会交到朋友。
  • 作为东道主,日本首相福田康夫决定尽可能利用这些矛盾。
  • “我不舒服,”在我们东道主听力范围外,我小声对他说。
  • 东道主南非队在揭幕战与墨西哥队战成1比1平。
  • 1930年世界杯总决赛在东道主乌拉圭和阿根廷之间展开。
  • 他在哈瓦那豪奢享乐多年,直到他也被指控试图诈骗东道主。
  • 作为东道主,我对各位新老朋友再次来到北京表示热烈欢迎。
  • 当然,外国宾客与中国东道主敬酒时,小啜一口也未尝不可。
  • 作为今年峰会小组的东道主,俄罗斯主持了这次峰会。

字义分解

成语大全为您精准解释成语东道主的意思、出处近反义词及用法,传承中华文化精髓。

四字定位查询

※在格子中输入文字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