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ìzhījièláishìzhīshī

去事之戒,来事之师

热度

生僻

拼音 qù shì zhī jiè , lái shì zhī shī

注音 ㄑㄩˋ ㄕˋ ㄓ ㄐㄧㄝˋ , ㄌㄞˊ ㄕˋ ㄓ ㄕ

繁体 去事之戒,來事之師

意思解释

详细解释

【释义】

往事的警戒,可作今后行事的鉴镜。见“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条。

【典故】

此处所列为“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战国时,晋国王室政权旁落到智伯、赵襄子、韩康子、魏桓子四家。其中智伯势力最强、野心也最大,他为削弱其他三家势力,假借晋君名义向各家索求一大笔土地,韩康子和魏桓子都依要求交出土地,只有赵襄子拒绝。智伯被拒绝后十分生气,便联合韩、魏两家出兵攻打赵氏。赵襄子虽然在武力上处于劣势,但靠著张孟谈所献的计策,让智伯陷入苦战,最后张孟谈还说服韩、魏两家改与赵氏合作,灭了智氏。在此役中,张孟谈立下大功,赵襄子封给他许多土地和极高的官爵,不料张孟谈却因而要求辞官归隐,襄子惊讶地问:“为君主立下大功的人,理应受此礼遇,这样才能服众啊!这也是先圣先贤们安定国家的方法,你为什么要这样呢?”张孟谈答道:“我察看古往今来的历史事件,知道君臣永远无法共享权势,真这样做的,未曾有过好结局。前人的教训,正可作为我们的借镜啊!”赵襄子在他的坚持下也只好答应。张孟谈于是辞掉官职,并把名下所有封地献还,然后就在负亲这个地方耕作自足。在此事中,张孟谈表现出的智慧与赵襄子表现出的英明,正因为他们能如张孟谈所说:“前事之不忘,后世之师。”把历史的教训转化成自己的借镜。后来“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被用来指记取过去的经验教训,可作为今后行事的鉴镜。

【书证】

  • 01.汉・陆贾《新语・至德》:“是三君皆强其盛而失国,急其刑而自贼,斯乃去事之戒,来事之师也。”

成语大全为您精准解释成语去事之戒,来事之师的意思、出处近反义词及用法,传承中华文化精髓。

成语接龙

接龙中断:无「螺」开头的成语

四字定位查询

※在格子中输入文字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