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éguīzhèng

弃邪归正

成语组合

ABCD式

成语结构

联合式

感情

褒义

年代

古代

热度

常用

拼音 qì xié guī zhèng

注音 ㄑㄧˋ ㄒㄧㄝˊ ㄍㄨㄟ ㄓㄥˋ

繁体 棄邪歸正

感情 褒义成语

近义词 弃邪从正,改邪归正,悔过自新

反义词 死不改悔

意思解释

指抛弃邪行,归向正道。

出处: 清・钮琇《觚剩・舒氏义烈》:“今公已弃邪归正,承袭王封。”

用法: 连动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例子: 鲁迅《南腔北调集 答杨邨人先生公开信的公开信》:“便称'弃邪归正',骂'土匪',杀同人,也激烈得很。”弃邪归正的详细解释折叠展开【释义】犹“改邪归正”。见“改邪归正”条。【典故】此处所列为“改邪归正”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改邪归正”原作“背邪向正”。秦汉时期,在三公之下设有九卿。汉代的九卿分别为太常、光禄勋、卫尉、太仆、廷尉、大鸿胪、宗正、大司农、少府。东汉献帝时迁都于许,典章湮没,应劭于是缀集所闻,著成《汉官》(亦称《汉官仪》)一书,记述汉代典章制度及职官礼仪。应劭在提到“卿”这个官职时,认为

英语: a change of heart(clean up one's act)

德语: sich moralisch bessern(sich zum Besseren kehren)

法语: renoncer au mal et rentrer dans le droit chemin,se convertir au bon chemin

详细解释

【释义】

犹“改邪归正”。见“改邪归正”条。

【典故】

此处所列为“改邪归正”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改邪归正”原作“背邪向正”。秦汉时期,在三公之下设有九卿。汉代的九卿分别为太常、光禄勋、卫尉、太仆、廷尉、大鸿胪、宗正、大司农、少府。东汉献帝时迁都于许,典章湮没,应劭于是缀集所闻,著成《汉官》(亦称《汉官仪》)一书,记述汉代典章制度及职官礼仪。应劭在提到“卿”这个官职时,认为它有彰显、光明之意,具有背弃邪道,趋向正路的作用,可以彰显国家的道德。后来“改邪归正”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指改正错误的行为,返回正途。出现“改邪归正”的书证如《七国春秋平话》卷上:“望大王改邪归正,就有道而去无道,则邦国之幸。”

【书证】

  • 01.《水浒传》第一○七回:“卢俊义慰抚劝劳,就令武顺镇守城池。因此贼将皆感泣,倾心露胆,弃邪归正。”
  • 02.清・钮琇《觚賸・卷七・舒氏义烈》:“今公已弃邪归正,承袭王封。”

成语大全为您精准解释成语弃邪归正的意思、出处近反义词及用法,传承中华文化精髓。

四字定位查询

※在格子中输入文字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