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ǒuyīngxīn

得手应心

成语组合

ABCD式

成语结构

联合式

感情

中性

年代

古代

热度

一般

拼音 dé shǒu yīng xīn

注音 ㄉㄜˊ ㄕㄡˇ ㄧㄥ ㄒㄧㄣ

繁体 得手應心

感情 中性成语

意思解释

见“得心应手”。

出处: 战国・庄子《庄子・天道》:“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

用法: 作宾语、定语、状语;用于各种技艺等。

例子: 得手应心,奚事揣摩之计;入经出传,耻为孟浪之谈。明·吴承恩《寿王可斋七帙障词》得手应心的详细解释折叠展开【释义】犹“得心应手”。见“得心应手”条。【典故】此处所列为“得心应手”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得心应手”原作“得手应心”。先秦大哲学家庄子是道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他曾经说过一个故事:有一天齐桓公在堂上读书,有个工匠轮扁在堂下做车轮。轮扁看到桓公读书十分专心,就放下工具,走上堂去,向桓公问道:“您读什么书呢?”桓公就生气地说道:“国君读书,你一个小小的工匠也敢过问!”轮扁回答道:“臣不敢,臣只是从臣工作的

英语: with high proficiency

详细解释

【释义】

犹“得心应手”。见“得心应手”条。

【典故】

此处所列为“得心应手”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得心应手”原作“得手应心”。先秦大哲学家庄子是道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他曾经说过一个故事:有一天齐桓公在堂上读书,有个工匠轮扁在堂下做车轮。轮扁看到桓公读书十分专心,就放下工具,走上堂去,向桓公问道:“您读什么书呢?”桓公就生气地说道:“国君读书,你一个小小的工匠也敢过问!”轮扁回答道:“臣不敢,臣只是从臣工作的角度来看,臣要将轮子装上车轴时,如果车轮太松车轴就不牢,太紧的话就装不进去。只有不松不紧,才能制作出一个好轮子,这完全依靠熟练的技巧,心里怎么想,手便能怎么做,这其中的技术,都是经验的累积,无法用言语文字说得很明白。我无法传授给我的儿子,我的儿子也无法从我身上领会。古人的经验和智慧也是如此,不可能完全藉著书本传授给后人。大王,您所读的,不过是古人的糟粕而已啊!”后来“得心应手”这句成语就从工匠轮扁所说的“得之于手而应于心”演变而出,用来比喻人技艺熟练,运用自如,或用来比喻做事顺利。

【书证】

  • 01.宋・刘克庄〈徐摠管雨山堂诗跋〉:“他人呕心撚髭,钩章棘句,营度甚苦,而侯(徐伯东)得手应心,易易如此。”
  • 02.明・李贽《焚书・琴赋》:“故蔡邕闻弦而知杀心,钟子听弦而知流水,师旷听弦而识〈南风〉之不竞,盖自然之道,得手应心,其妙固若此也。”

成语大全为您精准解释成语得手应心的意思、出处近反义词及用法,传承中华文化精髓。

四字定位查询

※在格子中输入文字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