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ǐjiāshūnàn

毁家纾难

成语组合

ABCD式

成语结构

联合式

感情

褒义

年代

古代

热度

生僻

拼音 huǐ jiā shū nàn

注音 ㄏㄨㄟˇ ㄐㄧㄚ ㄕㄨ ㄋㄢˋ

繁体 毀家紓難

感情 褒义成语

近义词 舍身为国,大公无私,廉洁奉公,精忠报国,救亡图存

反义词 损公肥私,自私自利,假公济私

意思解释

毁:毁坏;纾:缓和;解除。
指捐献家产以帮助国家减轻危难。

出处: 春秋・左丘明《左传・庄公三十年》:“斗穀於菟为令尹,自毁其家,以纾楚国之难。”

用法: 连动式;作谓语、宾语;含褒义。

例子: 某等愿从众志,毁家纾难,兴复宋室。(清・吴趼人《痛史》第二十五回)

正音: “难”,读作“nàn”,不能读作“nán”。

辨形: “纾”,不能写作“抒”。

英语: spend one's fortune for the country during a crisis

详细解释

【释义】

倾尽家产以解救国家危难。语本《左传・庄公三十年》。

【典源】

《左传・庄公三十年》

楚公子元归自伐郑,而处王宫。鬬射师谏,则执而梏之。 秋, [1]鬬班杀 [2]。 [3]为 [4],自毁其家,以 [5]楚国之难。

注解

[1]申公:楚国申县尹。

[2]子元:楚武王之子,曾任楚国宰相。

[3]鬬谷於菟:即子文,曾任楚国宰相。

[4]令尹:楚国宰相之称。

[5]纾:音shū,缓解。

【典故】

《论语・公冶长》提到楚国的鬬谷於菟(子文)三次当令尹,也三次离开官职,来去之间,脸上既无喜乐之色,更不见哀伤的表情。尤其难得的是,每次交接,他都能不藏私,一切政令都如实以告,孔夫子因此给予忠于职守的评价。至于在治理国政事务上,《战国策・楚策一》曾引录莫敖子华一段话说:“从前令尹子文穿著黑色帛衣上朝,回家则换上鹿皮缝制的粗衣。天还未亮就在朝堂上等候朝见,到了天黑才回家吃饭。家里所储备的粮食从来都不曾有过一个月的份量。真要找一位做官清廉,终生虽不丰裕,却依旧忧心国家社稷的人,那令尹子文则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了。”《左传・庄公三十年》记载:“这年秋天,楚国申县的县尹鬬班杀掉子元后,鬬谷於菟继任为楚国令尹,看到国家如此贫穷衰弱,当下决定捐出自己的家产,用这些钱来帮助楚国,缓解当时所面临的危难。”从这件事里,更可看出他不重视一己小利,而谋国家大利的高贵情操。后来“毁家纾难”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形容倾尽家产以解救国家危难。

【书证】

  • 01.唐・钱珝〈代史馆王相公谢令枢密使宣谕奸邪表〉:“惟当竭诚启沃,戮力弼谐,尽毁家纾难之谋,继图国忘身之策。”
  • 02.《宋史・卷四六・度宗本纪》:“容臣归省偏亲,誓当趋事赴功,毁家纾难,以赎门户之愆,以报君父之造。”
  • 03.《活地狱・楔子》:“要想他们毁家纾难,枵腹从公,恐怕走遍天涯,如此好人也找不出一个。”
  • 04. 《清稗类钞・师友类・汪钝翁叶星期各有门徒》:“星期前宰宝应,值三藩倡乱,驿道云扰,黄淮交涨,隄岸屡决,毁家纾难,民赖乂安,固非仅以文学表见者也。”
  • 05.清・陈夔龙《梦蕉亭杂记・卷上》:“公起乡兵,毁家纾难,厥后率师勤王,褒奖之诏凡六下,惩办私出内监安得海,中外震惊,勋名尤为赫赫。”

【用法】

语义倾尽家产以解救国家危难。

例句

面对强敌侵犯,民众毁家纾难的义举令人感动。

诸位若能有志一同,毁家纾难,国家复兴必定指日可待。

国家危难来临时,民众纷纷毁家纾难,投入保乡卫国的行列。

他在抗战期间毁家纾难,虽然散尽了家财,却始终无怨无悔。

国难当头,他非但不知毁家纾难,甚至还趁机牟利,真是令人不齿!

成语大全为您精准解释成语毁家纾难的意思、出处近反义词及用法,传承中华文化精髓。

四字定位查询

※在格子中输入文字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