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ángquèchán

黄雀伺蝉

成语组合

ABCD式

成语结构

主谓式

感情

贬义

年代

古代

热度

一般

拼音 huáng què sì chán

注音 ㄏㄨㄤˊ ㄑㄩㄝˋ ㄙˋ ㄔㄢˊ

繁体 黃雀伺蟬

感情 贬义成语

近义词 黄雀在后

意思解释

螳螂正要捉蝉,不知黄雀在它后面正要吃它。比喻祸事临头还不知道。

出处: 汉・刘向《说苑・正谏》:“螳螂委身曲跗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傍也。黄雀延颈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

用法: 主谓式;作分句、定语;含贬义。

例子: 南朝·梁元帝《荆州放生亭碑》:“譬如黄雀伺蝉,不知随弹应至。”故事: 春秋时期,吴王寿梦要攻打楚国,并禁止大臣提反对意见,有一个大臣的儿子听说后,带上弹弓到王宫花园去打鸟。吴王问他干什么,他说在看螳螂捕树上的蝉,而黄雀在后面等着吃螳螂。吴王觉得自己的处境同螳螂差不多,就只好取消计划。黄雀伺蝉的详细解释折叠展开【释义】伺,窥伺。“黄雀伺蝉”犹“螳螂捕蝉”。见“螳螂捕蝉”条。【典故】此处所列为“螳螂捕蝉”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 有一天,庄子在雕陵闲游,看到一只奇特的大鸟飞进别人的栗园里,停在树上。他不知不觉地

英语: The siskin waits upon the cicada.(carelessness for the coming disaster)

详细解释

【释义】

伺,窥伺。“黄雀伺蝉”犹“螳螂捕蝉”。见“螳螂捕蝉”条。

【典故】

此处所列为“螳螂捕蝉”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 有一天,庄子在雕陵闲游,看到一只奇特的大鸟飞进别人的栗园里,停在树上。他不知不觉地被大鸟吸引,提起衣服下摆走进园中,想用弹弓射下大鸟。他走过去,往树丛里望,发现有只蝉躲在树荫里,因为太舒适而松懈下来,完全不知道身后有只螳螂,用树叶遮蔽,正扑身向前抓牠。那只螳螂抓到蝉后,得意洋洋的,同样也没警觉到身后有只大鸟,正伸著脖子啄牠。庄子看到这种情形,有所警惕,悟得“利益”与“祸患”相连相倚的道理,于是丢下弹弓,转身便要离开,但被守园人发现而指责了一顿。此事让庄子闷闷不乐了三天,并体悟到唯有随时保有真我,不为外物干扰,才能避于祸害。“螳螂捕蝉”这句成语就是由这件事化出,用来比喻眼光短浅,只贪图眼前的利益而忽略背后隐藏的危险。 另外,在汉朝刘向《说苑》中亦载有一事:春秋时代,吴王想发兵攻打楚国,而且不准任何人对此事进谏。有个小孩想劝阻他,却又不敢,于是故意在早上拿著弹弓到庭院里,让露水沾湿他的衣服。如此连续三天,吴王问他说:“你为什么要这样呢?”那个小孩回答:“有只蝉在树上唱歌,不知螳螂在后面要抓牠。同样的,螳螂忙著捕蝉,也不知道身后有只黄雀要吃牠。黄雀则是伸著脖子要啄螳螂,也不知道我在树下准备把牠射下。牠们三个都只顾眼前的利益,完全无暇顾及身后的危险。”吴王听了,警觉到有许多国家正对吴国虎视眈眈,恐怕会利用吴国专力伐楚时乘隙进攻,于是便打消攻楚的念头。由于这个故事,于是有了“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成语,与单用“螳螂捕蝉”一语同义。

【书证】

  • 01.南朝梁・元帝〈荆州放生亭碑〉:“譬如黄雀伺蝉,不知随弹应至;青鹯逐兔,讵识扛鼎方前。”

成语大全为您精准解释成语黄雀伺蝉的意思、出处近反义词及用法,传承中华文化精髓。

四字定位查询

※在格子中输入文字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