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ùrán

大谬不然

成语组合

ABCD式

成语结构

偏正式

感情

贬义

年代

古代

热度

常用

拼音 dà miù bù rán

注音 ㄉㄚˋ ㄇㄧㄡˋ ㄅㄨˋ ㄖㄢˊ

繁体 大謬不然

感情 贬义成语

近义词 荒谬绝伦,大错特错,荒诞无稽,荒诞不经,一无是处

反义词 无可置疑,不易之论,千真万确,无庸置疑,天经地义,不刊之论

意思解释

指非常错误;实际完全不是这样。

出处: 西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日夜思竭其不肖之才力,务一心营职,以求亲媚主上。而事乃有大谬不然者夫!”

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宾语;用于书面语。

例子: 从表面看,似乎既称红军,就可以不要党代表了,实在大谬不然。(《毛泽东选集 井岗山的斗争》)

英语: great mistaken

日语: 全然(ぜんぜん)間違っている

详细解释

【释义】

谬,错误。“大谬不然”指大错特错,与事实完全不符。语出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奋不顾身”、“戴盆望天”

【典源】

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据《汉书・卷六二・司马迁传》引)

仆少负不羁之才,长无乡曲之誉,主上幸以先人之故,使得奉薄技,出入周卫之中。仆以为[1],故绝宾客之[2],忘室家之业,日夜思竭其[3]之材力,务壹心[4],以求亲媚于主上,而事乃有大谬不然者。夫仆与李陵俱居门下,素非相善也,趣舍异路,未尝衔杯酒接殷勤之欢。然仆观其为人自奇士,事亲孝,与士信,临财廉,取予义,分别有让,恭俭下人,常思奋不顾身以徇国家之急。其素所畜积也,仆以为有国士之风。夫人臣出万死不顾一生之计,赴公家之难,斯已奇矣。今举事壹不当,而全躯保妻子之臣随而媒孽其短,仆诚私心痛之。

注解

[1]戴盆何以望天:头戴著盆子,如何能望见天空?比喻行动与目的相违背,绝不能达到目的。见“戴盆望天”。

[2]知:相交。

[3]不肖:不才,自谦之词。

[4]营职:工作。

【典故】

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是太史令司马谈之子,在父亲过世后继承父志,继任太史令,从事编载史事兼掌天象历法的工作。武帝天汉二年,李陵带兵五千力战匈奴十余万人,后因寡不敌众,力竭而降,使得武帝大为光火,下令诛其全家。司马迁出面为他辩护,也因而触怒了武帝,被捕下狱并处以腐刑。出狱后转任中书令,决心效法先贤在逆境中愤发的精神,完成太史公书,即现在的《史记》。司马迁受刑后,他的老朋友益州刺史任少卿写了封信给他,告诉他贤臣应有的作为。司马迁看了后也回信,陈述对李陵之事的观点以及受辱的经过。并说自己一向对皇帝忠心耿耿,努力做好应尽的职责,却发生这种“大谬不然”的事,情何以堪?决定学习屈原、左丘明、孙武等古人,发愤著书,以成一家之言。“谬”是错误的意思,“大谬不然”指事情十分荒谬,错得离谱。后来“大谬不然”演变为成语,就用来指大错特错,与事实完全不符。

【书证】

  • 01.《汉书・卷六二・司马迁传》引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仆以为戴盆何以望天,故绝宾客之知,忘室家之业,日夜思竭其不肖之材力,务壹心营职,以求亲媚于主上,而事乃有大谬不然者。”(源)
  • 02.明・海瑞〈赠罗近云代丈定安田序〉:“余喜之,谓事行可立见也。迟而今日,则又大谬不然。”
  • 03.《明史・卷一二七・李善长列传》:“藉令欲自图不轨,尚未可知,而今谓其欲佐胡惟庸者,则大谬不然。”
  • 04.《儿女英雄传》第四○回:“老爷一听这句话,只急得局促不安,说道:『啊!太太,你这句话,却讲得大谬不然了!』”

【用法】

语义大错特错,与事实完全不符。

类别用在“愚昧荒诞”的表述上。

例句

过去的人们一直认为太阳绕地球转动,其实大谬不然

大家都以为老王很有钱,其实大谬不然,他只不过装阔罢了。

有的人以为大学毕业就不必再读书了,这是一种大谬不然的想法,人生应该活到老学到老!

他那种靠祖产不愁吃穿的生活态度,我以为大谬不然,人生本来就该不断地奋斗,才有意义。

很多人以为目前的经济荣景可以永续,其实大谬不然,如果我们不持续努力,仍旧是会衰退的。

成语大全为您精准解释成语大谬不然的意思、出处近反义词及用法,传承中华文化精髓。

四字定位查询

※在格子中输入文字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