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ǎnlíng

感极涕零

成语组合

ABCD式

成语结构

紧缩式

感情

中性

年代

古代

热度

一般

拼音 gǎn jí tì líng

注音 ㄍㄢˇ ㄐㄧˊ ㄊㄧˋ ㄌㄧㄥˊ

繁体 感極涕零

感情 中性成语

近义词 感激涕零

意思解释

感激之极而流下眼泪。形容极为感激。

出处: 宋・黄庭坚《谢黔州安置表》:“罪深责薄,感极涕零。”

用法: 作谓语、定语;形容极度感激。

例子: 你如有议论,敢乞源源寄来,不胜荣幸感极涕零之至。鲁迅《两地书·致许广平十九》感极涕零的详细解释折叠展开【释义】极,极至、到极点。“感极涕零”犹“感激涕零”。见“感激涕零”条。【典故】此处所列为“感激涕零”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唐自安史之乱后,内有宦官、朋党之祸,外有藩镇割据,盛唐繁华气象已不复存在。宪宗即位后,在边疆形势趋缓,国力较为丰厚下,开始展开削藩的战争。元和九年,淮西节度使吴少阳死,其子吴元济自领军务,随即发动叛乱。宪宗发宣武等十六道兵讨伐,经过长期的战争,最后李愬于元和十二年攻破蔡州城,生擒吴元

详细解释

【释义】

极,极至、到极点。“感极涕零”犹“感激涕零”。见“感激涕零”条。

【典故】

此处所列为“感激涕零”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唐自安史之乱后,内有宦官、朋党之祸,外有藩镇割据,盛唐繁华气象已不复存在。宪宗即位后,在边疆形势趋缓,国力较为丰厚下,开始展开削藩的战争。元和九年,淮西节度使吴少阳死,其子吴元济自领军务,随即发动叛乱。宪宗发宣武等十六道兵讨伐,经过长期的战争,最后李愬于元和十二年攻破蔡州城,生擒吴元济,平定了淮西,结束了长达四年的战争。至此,割据藩镇相继归顺,朝廷的威信为之一振。刘禹锡写的〈平蔡州〉诗即是描写这场战争的情景。长达四年的战争结束后,城里到处响著和平的音乐,大家回忆起战争时的旧事,都对“汉家飞将”李愬救众人于水火,让大家免于再受战争之苦,感激得涕泪俱下。后来“感激涕零”这句成语,就从文中“相与感激皆涕零”一语演变而出,用来形容非常感谢。

【书证】

  • 01.宋・黄庭坚〈谢黔州安置表〉:“顾兹未死之年,皆是再生之日,罪深责薄,感极涕零。”

成语大全为您精准解释成语感极涕零的意思、出处近反义词及用法,传承中华文化精髓。

四字定位查询

※在格子中输入文字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