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ènmìng

奋不顾命

成语组合

ABCD式

成语结构

联合式

感情

中性

年代

古代

热度

一般

拼音 fèn bù gù mìng

注音 ㄈㄣˋ ㄅㄨˋ ㄍㄨˋ ㄇㄧㄥˋ

繁体 奮不顧命

感情 中性成语

近义词 奋不虑身,奋不顾生,奋不顾身

意思解释

犹奋不顾身。

出处: 南朝・梁・任昉《奏弹曹景宗》:“故司州刺史蔡道恭率励义勇,奋不顾命。”

用法: 作谓语、定语、状语;指勇往直前。

例子: 南朝·梁·任昉《奏弹曹景宗》:“故司州刺史蔡道恭率励义勇,奋不顾命。”奋不顾命的详细解释折叠展开【释义】犹“奋不顾身”。见“奋不顾身”条。【典故】此处所列为“奋不顾身”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奋不顾身”是指勇往直前,不顾自己的生死之意,出自于《汉书・卷六二・司马迁传》。司马迁是西汉史学家,太史令司马谈的儿子。在父亲过世后继承父志,任太史令,从事编载史事兼掌天象历法的工作。武帝天汉二年,李陵带兵五千力战匈奴十余万人,后因寡不敌众,力竭而降,武帝大为光火,下令诛其全家。司马迁出面为他辩护,触怒了武帝,被捕下狱

详细解释

【释义】

犹“奋不顾身”。见“奋不顾身”条。

【典故】

此处所列为“奋不顾身”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奋不顾身”是指勇往直前,不顾自己的生死之意,出自于《汉书・卷六二・司马迁传》。司马迁是西汉史学家,太史令司马谈的儿子。在父亲过世后继承父志,任太史令,从事编载史事兼掌天象历法的工作。武帝天汉二年,李陵带兵五千力战匈奴十余万人,后因寡不敌众,力竭而降,武帝大为光火,下令诛其全家。司马迁出面为他辩护,触怒了武帝,被捕下狱,处以腐刑。出狱后,转任中书令,决心效法先贤在逆境中愤发的精神,完成太史公书,即现在的《史记》。司马迁受刑后,他的老朋友益州刺史任少卿写了封信给他,告诉他贤臣应有的作为。司马迁看了后回信,陈述对李陵之事的观点以及受辱的经过。并说自己跟李陵并不熟,但见他“为人自奇士,事亲孝,与士信,临财廉,取予义,分别有让,恭俭下人,常思奋不顾身以徇国家之急”。认为李陵孝顺、讲信用、有义气,对下人也很好,并且出生入死,为国家的存亡“奋不顾身”,实在是个好人啊!如今降敌也是迫于无奈。后来“奋不顾身”这句成语就出自此处,用来形容奋勇向前,不顾生死。

【书证】

  • 01.南朝梁・任昉〈奏弹曹景宗〉:“故司州刺吏蔡道恭,率厉义勇,奋不顾命,全城守死,自冬徂秋。”
  • 02.《魏书・卷一一・废出三帝纪・出帝平阳王》:“或徇节感恩,奋不顾命;或临戎对敌,赴难如归。”

成语大全为您精准解释成语奋不顾命的意思、出处近反义词及用法,传承中华文化精髓。

四字定位查询

※在格子中输入文字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