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ànghuàn

放虎遗患

成语组合

ABCD式

成语结构

连动式

感情

贬义

年代

古代

热度

一般

拼音 fàng hǔ yí huàn

注音 ㄈㄤˋ ㄏㄨˇ ㄧˊ ㄏㄨㄢˋ

繁体 放虎遺患

感情 贬义成语

近义词 放虎归山

意思解释

谓放掉老虎,必留后患。

出处: 唐・陈子昂《上西蕃边州安危事》之一:“夫蕃戎之性,人面兽心,亲之则顺,疑之则乱……今阻其善,逆其欢心,古人所谓放虎遗患,不可不察。”

用法: 作谓语、定语、宾语;指自留祸根。

详细解释

【释义】

犹“纵虎归山”。见“纵虎归山”条。

【典故】

此处所列为“纵虎归山”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老虎是一种猛兽,会伤害人畜,如果把抓到的老虎又放回山中,将来有可能再次为害,同样的,如果把抓到的敌人放走,也将为自己带来后患无穷。《零陵先贤传》记载了一个关于“纵虎归山”的故事:三国时的刘璋为益州牧,他的部下张松对他有所不满,刚好曹操打算派将领去讨伐占领汉中的张鲁,刘璋担心自己会被派去,想找人代替。张松就趁机献计,认为可以把刘备请到成都来,派他去攻打张鲁。刘巴知道这件事之后,便极力劝阻,他认为刘备的野心过大,如果把他请来,一定会蒙受其害。刘璋不听。后来刘璋派刘备去征伐张鲁,刘巴又上谏,说︰“若使备讨张鲁,是放虎于山林也。”意思是说,刘备的野心太大,如今让他在外拥兵自重,就好像把老虎放回山林,将来一定后患无穷。刘璋仍然不听。次年,刘备果然还兵包围成都,刘璋猝不及防,只好投降。后来“纵虎归山”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比喻放走敌人,后患无穷。

【书证】

  • 01.唐・陈子昂〈上西蕃边州安危事疏〉:“今阻其善意,逆其欢心,古人所谓放虎遗患,不可不察。”

成语大全为您精准解释成语放虎遗患的意思、出处近反义词及用法,传承中华文化精髓。

成语接龙

接龙中断:无「役」开头的成语

四字定位查询

※在格子中输入文字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