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严义正
意思解释
辞:言词,语言。
义:道理。
言辞严厉,义理正大。
出处: 宋・张孝祥《明守赵敷文》:“欧公书岂惟翰墨之妙,而辞严义正,千载之下,见者兴起,某何足以辱公此赐也哉。
用法: 作谓语、定语、状语;同“义正严辞”。
例子: 所不同的,只是他总有一面辞严义正的军旗,还有一条尤其义正辞言的逃路。(鲁迅《华盖集续编 有趣的消息》)
英语: speak out sternly from a sense of justice
详细解释
【释义】
犹“义正辞严”。见“义正辞严”条。
【典故】
此处所列为“义正辞严”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欧阳修,字扑箨,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北宋卢陵人。为文造语平易而情韵绵邈,诗词清新婉约,为一代文宗。这是欧阳修在读到张续和李常的文章后,写下感想赠与石介的一首诗。诗中提到张续和李常,就像是未经琢磨的玉石,可说是天下的瑰宝。他们的文章严正有力,义理充分,词语质朴而不鄙俗;虽古雅的风味淡了些,但文字精纯而不杂。后来“义正辞严”这句成语,就从这里的“辞严意正”演变而出,用来指义理正当,措词严厉。
【书证】
- 01.宋・张孝祥〈明守赵敷文书〉:“欧公书岂惟翰墨之妙,而辞严义正,千载之下,见者兴起,某何足以辱公此赐也哉!”
成语大全为您精准解释成语辞严义正的意思、出处近反义词及用法,传承中华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