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āngmáodùn

自相矛盾

成语组合

ABCD式

成语结构

主谓式

感情

贬义

年代

古代

热度

常用

拼音 zì xiāng máo dùn

注音 ㄗˋ ㄒㄧㄤ ㄇㄠˊ ㄉㄨㄣˋ

感情 贬义成语

近义词 格格不入,漏洞百出,首尾乖互,鬻矛誉盾,前后矛盾,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函矢相攻

反义词 自圆其说,无懈可击,天衣无缝,并行不悖,滴水不漏,顺理成章,言行一致

意思解释

自己的言行前后互相抵触。矛:古时用来进攻的锐器;盾:古时用来防身的盾牌。

出处: 《韩非子・难一》:“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莫之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勿能应也。”

用法: 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例子: 这些理论自相矛盾。正音:“相”,读作“xiāng”,不能读作“xiàng”。辨形:“矛”,不能写作“予”、“茅”。谜语: 1. 类 (谜底:自相矛盾) 2. 开封 (谜底:自相矛盾) 3. 尺短寸长 (谜底:自相矛盾)

正音: “相”,读作“xiāng”,不能读作“xiàng”。

辨形: “矛”,不能写作“予”、“茅”。

英语: antinomy

俄语: самому себе противоре чить

日语: 自己矛盾(じこむじゅん)

德语: sich selbst widersprechen(in sich widersprüchlich sein)

法语: être contradictoires(se contredire)

谜语: 1.(谜底:自相矛盾)
2. 开封 (谜底:自相矛盾)
3. 尺短寸长 (谜底:自相矛盾)

详细解释

【释义】

比喻言语或行事前后无法呼应,互相抵触。◎典出《韩非子・难一》。

【典源】

《韩非子・难一》

[1]人有[2][3]与矛者,誉之曰:“吾楯之坚,物莫能[4]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楯,何如?”其人[5]也。夫不可陷之楯,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今尧、舜之不可两誉,矛楯之说也。

注解

[1]楚:国名,周成王封熊绎于楚,春秋时称王,为战国七雄之一,领有今湖南、湖北、安徽、浙江及河南南部,后为秦所灭。

[2]鬻:音,卖。

[3]楯:音shǔn,通“盾”。古代用来抵御敌人兵刃及保护自己的兵器。

[4]陷:指刺入。

[5]弗能应:无法回答。

[6]两誉:尧、舜两人同时都得到最高的赞美。

《韩非子・难势》

客曰:“人有鬻矛与楯者,誉其楯之坚,物莫能陷也。俄而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物无不陷也。』人应之曰:『以子之矛,陷子之楯,何如?』其人弗能应也。”

【典故】

矛是攻击的兵器,而盾是用来防御兵器攻击的器具。在《韩非子・难一》中,举了一个故事说:有个楚国人在市集上卖矛和盾。刚开始时先是夸赞他的盾说:“我这面盾非常坚固,任何锋利的东西都刺不破它。”过了一会儿,又夸赞他的矛说:“我这只矛是最锋利的,没有什么东西是它不能刺破的。”这时,有人紧接著问说:“如果用你的矛刺你的盾,那结果会是怎样呢?”这一问,让卖矛与盾的人无言以对。典源又见《韩非子・难势》。后来这个故事被浓缩成“自相矛盾”,用来比喻言语或行事前后无法呼应,互相抵触。

【书证】

  • 01.《梁书・卷四三・韦粲列传》:“前诸将之议,豫州意所未同,即二宫危逼,猾寇滔天,臣子当戮力同心,岂可自相矛盾,豫州必欲立异,锋镝便有所归。”
  • 02.《魏书・卷八四・儒林列传・李业兴》:“业兴曰:『圆方之言,出处甚明,卿自不见。见卿录梁主《孝经义》亦云上圆下方,卿言岂非自相矛盾!』”
  • 03.《旧唐书・卷四五・舆服志》:“今三品乃得同王之毳冕,而三公不得同王之衮名。岂惟颠倒衣裳,抑亦自相矛盾。”
  • 04.《朱子语类・卷八七・礼四・小戴礼》:“礼家之说,大抵自相矛盾。”
  • 05.《宋史・卷一三一・乐志六》:“于是命李照改定雅乐,比朴下三律。照以纵黍累尺,虽律应古乐,而所造钟磬,才中太簇,乐与器自相矛盾。”
  • 06.《元史・卷七二・祭祀志一》:“《礼经》出于秦火之后,残阙脱漏,所存无几。至汉,诸儒各执所见。后人所宗,惟郑康成、王子廱,而二家自相矛盾。”
  • 07.《明史・卷一九二・安磐列传》:“夫孝宗既不得考,恭穆又不得入,是无考也。世岂有无考之太庙哉。此其说之自相矛盾者也。”
  • 08.《三侠五义》第一一六回:“小弟若不出水寨,少时如何进水寨呢?岂不自相矛盾么?”
  • 09.《红楼梦》第一回:“故逐一看去,悉皆自相矛盾大不近情理之说,竟不如我半世亲睹亲闻的这几个女子。”
  • 10.《醒世姻缘传》第四七回:“既称因贫卖子,何得又有原银三两存于十六年之久?种种不情,自相矛盾。”

【用法】

语义比喻言语或行事前后无法呼应,互相抵触。

类别用在“言语矛盾”的表述上。

例句

你的论点根本自相矛盾,如何说服他人?

写论文最怕观点自相矛盾,无法自圆其说。

恋爱中人心思不定,说话自相矛盾是正常的。

他的个性遇事犹疑不决,说法常前后自相矛盾

他也许年纪大了,讲话常颠三倒四,自相矛盾

你方才说他是好人,此刻又说他罪该万死,岂不是自相矛盾

你竟然对自己提出的议案投下反对票,这种行径简直是自相矛盾

本来懦弱与勇猛是自相矛盾的,但他的个性竟然兼而有之,真是稀奇。

别以为我的说法自相矛盾,这不过是我从不同角度来观察事情的结果罢了。

上头一会答应解决水荒,一会又说这是地方自己的事,这不是自相矛盾吗?

对一个聪明才智高,能干却又做尽坏事的人,我们既欲其生,又欲其死,这种心境就是自相矛盾的最佳例证。

造句示例

  • “游牧者的定居”是用词上的自相矛盾。
  • 一些镇静剂产生出使人更紧张这样自相矛盾的结果。
  • 他因发表出人意料的,经常自相矛盾的观点,而臭名昭著。
  • 瑞典人会发现这种自相矛盾,并试图找到解决办法。
  • 也许童谣本身并没有意义,内容甚至会显得有些自相矛盾。
  • 有些尽头比其他的更有可能性。有些,比如像时间的尽头,则是彻头彻尾的自相矛盾。
  • 这就导致了自相矛盾的结果,为保护普通劳动者的工作而出台的法律可能会使这些岗位面临风险。
  • 这些成功却自相矛盾地掩盖了历史上积累的不利因素所造成的巨大人力成本,而这些不利因素仍然是美国黑人生活的核心。
  • 他们对发生的事所作的陈述自相矛盾,使我迷惑不解。
  • 自相矛盾的是,你要做的事情越少,就越是对突然落在你身上的工作不满。
  • 他赞扬了这周的武器协定可自相矛盾的是又表示了对美国的动机的怀疑。
  • 但是,这种说法有些自相矛盾。
  • 贝尼奥夫的传奇充满了自相矛盾。
  • 但他的许多观点也自相矛盾。
  • 他们的发现在许多方面都是自相矛盾的。
  • 仔细分析需求,并找出自相矛盾的需求。
  • 这样的论证是自相矛盾的。
  • 这是否有点自相矛盾呢?
  • 显然,这是自相矛盾的。
  • 这是个自相矛盾的词。
  • 这是个自相矛盾的词。
  • 罗恩·保罗:他这是自相矛盾。
  • 美联储的思维明显地自相矛盾.
  • 他的记录自相矛盾。
  • 即使当我自相矛盾时,上帝始终坚定。
  • 而那是自相矛盾。
  • 这是自相矛盾的,也是这世界上最重要的事之一。
  • 但是,截至目前,回答缓慢、犹豫而又自相矛盾。

成语大全为您精准解释成语自相矛盾的意思、出处近反义词及用法,传承中华文化精髓。

成语接龙

接龙中断:无「盾」开头的成语

四字定位查询

※在格子中输入文字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