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耳挠腮
拼音 zhuā ěr náo sāi
注音 ㄓㄨㄚ ㄦˇ ㄋㄠˊ ㄙㄞ
繁体 抓耳撓腮
感情 中性成语
近义词 搓手顿脚,心急火燎,无从下手,顿足搓手,扒耳搔腮,搔头抓耳,东张西望,抓心挠肝,撧耳挠腮
反义词 镇定自若
意思解释
又抓耳朵又搔腮帮子。形容高兴焦急等的样子。(挠、抓:搔)。
出处: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11卷:“大郎听罢,气得抓耳挠腮没有是处。”
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补语;形容人焦急、生气、心乱等神情。
例子: 孙悟空在旁闻讲,喜得他抓耳挠腮,眉花眼笑。(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二回)
正音: “挠”,读作“náo”,不能读作“yáo”;“腮”,读作“sāi”,不能读作“sī”。
辨形: “挠”,不能写作“侥”、“绕”。
英语: manner of anxiety or happiness (scratch one's head )
法语: se gratter l'oreille en signe d'embarras
歇后语:
1. 猴吃辣椒 —— 抓耳挠腮
2. 关进笼子里的猴子 —— 抓耳挠腮
谜语: 猴子搔头 (谜底:抓耳挠腮)
详细解释
【释义】
抓抓耳朵,搔搔腮帮子。形容人在喜悦、生气、焦急或苦闷时的神情。《西游记・第一回》:“那些猴有胆大的,都跳进去了,胆小的,一个个伸头缩颈,抓耳挠腮,大声叫喊,缠一会,也都进去了。”《红楼梦・第十二回》:“贾瑞听了,喜的抓耳挠腮。”亦作“爬耳搔腮”、“抓耳搔腮”。
造句示例
- 如果你现在正在抓耳挠腮,你不是一个人。
- 这意味着你抓耳挠腮以使自己想起你遗忘的东西。
- 月亮镇,宾州——这儿的人这两天抓耳挠腮的想:“麦凯恩怎么跑这来啦?”
- 众猴听了,个个抓耳挠腮,说:“井这么深,怎样才能把月亮捞起来呢?”
- 当我敲击着对这件事的想法时,似乎要弄清这个问题的本质是一件非常让人抓耳挠腮的事。
- 看到别人抓耳挠腮,随即发现自己也有了挠痒痒的冲动,这种情况不只在你一人身上发生。
- 但是结果必然更加令人抓耳挠腮:为什么梅西的巴萨神挡杀神而阿根廷却是潜能发挥不良呢?
- 虽然给小费的习俗会让游客们抓耳挠腮不得其解,但专家们称,给小费有一些基本经验可以遵循。
- 正如法学学者在原始状态下就迷失了一样,公司管理的头头们也急得抓耳挠腮,尝试去指定新的规则。
- 他们的成绩会受影响,或者他们清楚而明白的学到知识,要不就是听不明白,抓耳挠腮,不明白为什么他们在课堂上没学到东西,成绩那么差。
- 关于异形生命的问题被更普遍地与地外物种相关联,而这是一个让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抓耳挠腮的探索,不仅是去哪儿找,还有就是如果找到了该怎么识别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