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ānzhān

沾沾自足

成语组合

AABC式

成语结构

偏正式

感情

贬义

年代

古代

热度

生僻

拼音 zhān zhān zì zú

注音 ㄓㄢ ㄓㄢ ㄗˋ ㄗㄨˊ

感情 贬义成语

近义词 沾沾自好,沾沾自满,沾沾自喜

意思解释

沾沾:轻浮的,自鸣得意的样子。
形容自以为不错而得意的样子。

出处: 宋・吕祖谦《东莱博议》:“立一善,修一行,沾沾自足,怠而不复前矣。”

用法: 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书面语。

俄语: с самолюбовáнием

详细解释

【释义】

即“沾沾自喜”。见“沾沾自喜”条。

【典故】

此处所列为“沾沾自喜”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据《史记・卷一○七・魏其武安侯列传》载,窦婴是汉景帝的母亲窦太后的堂侄,他喜欢结交四方贤人,在汉景帝初年时担任詹事的官。有一天,他陪著景帝和景帝的弟弟梁孝王喝酒,景帝酒喝多了,糊里糊涂地说:“如果我死了,就把王位让给我弟弟继承。”窦婴认为汉朝的制度是传子不传弟,于是表示反对,因此,触怒了窦太后,把他除籍,不准他朝见。后来,吴王濞和楚王戊起兵造反,时局很危急,景帝在宗室以及诸窦姓外戚中找不到能用的人,只好请窦婴出来当大将军,把吴、楚乱事敉平。之后窦婴受到重用,被封为魏其侯。后来窦婴当了太子栗的老师,景帝七年,太子栗被废,窦婴虽然极力谏争,但不被采纳,于是就称病辞官。许多宾客辩士游说他,他就是不出来。后来好不容易听从梁人高遂的说词,才又再出来做官。过了一段时间,宰相桃侯辞官,窦太后想请窦婴来继任,但景帝不赞成,并且说:“窦婴这个人过于自满,总是沾沾自喜,且行事轻率,不是能重用的人。”于是没有起用他作宰相。后来“沾沾自喜”演变为成语,就用来形容自得自满的样子。

【书证】

  • 01.宋・吕祖谦《东箂博议・卷一・羽父弑隐公》:“向无隐公之祸迫之,则为义者,立一善,修一行,沾沾自足,怠而不复前矣。”

成语大全为您精准解释成语沾沾自足的意思、出处近反义词及用法,传承中华文化精髓。

四字定位查询

※在格子中输入文字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