嗤之以鼻
意思解释
嗤:讥笑。
用鼻子发出冷笑声;表示轻蔑;看不起。也作“以鼻嗤之”。
出处: 清・颐琐《黄绣球》第七回:“其初在乡自立一学校,说于市,市人非之;请于巨绅贵族,更嗤之以鼻。”
用法: 偏正式;作谓语、宾语;含贬义,用于对错误言行的蔑视。
例子: 说于乡,乡人笑之;说于市,市人非之;请于巨绅贵族,更嗤之以鼻。(清・颐琐《黄绣球》第七回)
正音: “嗤”,读作“chī”,不能读作“cī”。
辨形: “嗤”,不能写作“耻”;“以”,不能写作“已”。
辨析: 见“不屑一顾”。“不以为然”。
英语: bite the thumbs at
俄语: смеяться в лицó
日语: 鼻先(はなさき)であしらう
德语: über etwas die Nase rumpfen(miβachten)
法语: se moquer de qn.(rire au nez en qn.)
歇后语:
1. 河刀喷水 —— 嗤之以鼻
2. 河马喷水 —— 嗤之以鼻
谜语: 河马喷水 (谜底:嗤之以鼻)
详细解释
【释义】
嗤,讥笑。“嗤之以鼻”指用鼻子哼气讥笑某一人事物,以表示不屑、鄙视。※语或出《黄绣球》第七回。△“不屑一顾”
【典源】
※《黄绣球》第七回
那书上讲:北美国有个农家女,名叫美利莱恩,他自言誓志以教育为世界建国,苟妾有千百之生命,愿尽为教育界之牺牲;苟妾得无量数之财产,愿尽为教育界之资本。其初在乡自立一学校,说于乡,乡人笑之;说于市,市人非之;请于巨绅贵族,更嗤之以鼻。而其从事于学,奔波于教育,至三十余岁犹不嫁人。
【典故】
“嗤之以鼻”的“嗤”有讥笑之意。今天在用“嗤之以鼻”这句成语时,特别强调用鼻子出声来嘲笑别人,表示鄙视与不屑。这四个字的组合,目前可以看到较早的文献资料是晚清小说《黄绣球》。清朝末年,中国社会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各方面都产生了剧烈的变化,妇权问题也逐渐受到瞩目。《黄绣球》这部小说就是在描述当时妇女生活的状况,以及新女性从事改革运动的困难,并借以反映当时新旧社会交替之下,中国妇女争取妇权的艰辛历程。小说的重心特别摆在“放足”与“读书”两个当时妇女最急须改善的问题上,而“黄绣球”便是这部书的主角。原本是旧时代妇女的她,因为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开始从事妇权的改革运动。先从鼓吹妇女解放缠足开始,进而兴办学堂,教导妇女读书识字。虽然过程艰苦坎坷,受到社会极大的阻力,但她以美国一位农家女的事迹自勉,效法她锲而不舍的精神。这位美国女子立志献身于教育,到处传播知识,大家都笑她、为难她。当她去见权贵时,更受到鄙视。小说中用“嗤之以鼻”描述权贵们用鼻子哼气讥笑,表示对这个女孩子的不屑与轻视。可是,她并没有放弃,仍然四处奔波,即使耽误自己的终身大事也在所不惜,最后终于受到有心人的赞助与赏识,成为有名的大教育家。“嗤之以鼻”这句成语就是用来表示不屑、鄙视。
【书证】
- 01.《黄绣球》第七回:“其初在乡自立一学校,说于乡,乡人笑之;说于市,市人非之;请于巨绅贵族,更嗤之以鼻。”(源)
【用法】
语义指用鼻子哼气讥笑某一人事物以表示不屑、鄙视。
类别用在“蔑视鄙夷”的表述上。
例句
①这种卖友求荣的人,我当然要嗤之以鼻!
②他每每大言不惭,惹得众人对他嗤之以鼻。
③你别怪我对他的行为嗤之以鼻,因为那实在太下流了!
④他是如此自视先进,竟连父母亲的保守作风也嗤之以鼻。
⑤小偷自欺欺人企求脱罪的说辞,只让警察嗤之以鼻罢了。
⑥冤狱获得平反之后,他终于摆脱人人嗤之以鼻的叛乱污名。
⑦他对怪力乱神之说一向嗤之以鼻,不料最近却沉迷于碟仙游戏。
⑧她对报纸上那些捕风捉影的传闻,一概嗤之以鼻,根本不放在心上。
⑨面对不断的非难,他都嗤之以鼻,只将全部心力投入事业,准备东山再起。
⑩尽管他对自己的懦弱编出许多理由,临阵脱逃的行为还是被同袍嗤之以鼻。
【辨识】
同义“嗤之以鼻”及“不屑一顾”都有轻视、看不起的意思。
异义“嗤之以鼻”有讥笑的意思,轻视的程度较重;“不屑一顾”仅有不值得一看的意思,轻视的程度较轻。
例句
造句示例
- 汤姆对我的建议嗤之以鼻并离开了,这让我感到很失落。
- 刚开始时我对那种想法嗤之以鼻。
- 他对我们不在行的尝试嗤之以鼻。
- 她对暗示她在说谎的言论嗤之以鼻。
- 戈斯先生对瘦肉奇谈都嗤之以鼻。
- 她对任何形式的流言飞语都嗤之以鼻。
- 她对他们的观点嗤之以鼻,认为陈腐过时。
- 过去,他对自己或许接替艾萨克斯的说法嗤之以鼻。
- 她对这场改革嗤之以鼻,认为只是场无实际行动的集体空想而已。
- 至少有三十五位制造商已经对要求即刻汇报这类故障的规定嗤之以鼻了。
- 科尔曼在他早期的著作中对体育运动嗤之以鼻,他认为体育运动排挤了学校的学术使命。
- 但它这么做的同时,对他的道德操守嗤之以鼻,这其中包括接受试图打通政府部门关系的一家公司馈赠的劳力士手表和法拉利跑车等礼物。
- 它这么做的同时,对他的行为的道德操守嗤之以鼻,他的行为包括接受试图打通政府部门关系的一家公司赠送的劳力士手表和法拉利跑车等礼物。
- 起初他对她的外国作风嗤之以鼻。
- 她对他的礼物嗤之以鼻。
- 看门人尤里则对这些故事嗤之以鼻。
- 但是观察家对这种说法嗤之以鼻。
- 我试过了,但我此嗤之以鼻。
- 而我对这个说法却是完全嗤之以鼻的。
- 但朱对这个说法嗤之以鼻。
- 阿皮实说法律高于一切,而皇宫中的人对和解则嗤之以鼻。
- 读到外交官的虚虚假假时,人们也许将嗤之以鼻。
- 要知道,不久以前,人们对它的前景也是嗤之以鼻。
- 起初他们装作对动物管理自己庄园的想法嗤之以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