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ánguòshí

言过其实

成语组合

ABCD式

成语结构

主谓式

感情

贬义

年代

古代

热度

常用

拼音 yán guò qí shí

注音 ㄧㄢˊ ㄍㄨㄛˋ ㄑㄧˊ ㄕˊ

繁体 言過其實

感情 贬义成语

近义词 夸大其辞,夸夸其谈,名不副实,志大才疏,夸大其词,谈过其实,大吹大擂,过甚其词,过甚其辞,张大其词,名过其实,溢美之言,溢美之语

反义词 恰如其分,名副其实,言必有据

意思解释

言:语言;过:超过;越过;实:实际。
原指言语不实;超过自己的实际能力。现多指说话说得过分夸张、不符合实际。

出处: 晋・陈寿《三国志・蜀志・马良传》:“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君其察之!”

用法: 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例子: 柳青《创业史》第一部第21章:“他被梁大老汉言过其实的话吓唬住了。”正音:“其”,读作“qí”,不能读作“qī”。辨形:“实”,不能写作“拾”。辨析:“言过其实”和“夸大其词”;都有“说的话和实际情况不符合”的意思。但“言过其实”偏重在言语过分、浮夸;还常用来表示人的性格;“夸大其词”偏重在夸大。歇后语: 1. 猪八戒夸海口 —— 言过其实 2. 蚊子说成大象 —— 言过其实

正音: “其”,读作“qí”,不能读作“qī”。

辨形: “实”,不能写作“拾”。

辨析: “言过其实”和“夸大其词”;都有“说的话和实际情况不符合”的意思。但“言过其实”偏重在言语过分、浮夸;还常用来表示人的性格;“夸大其词”偏重在夸大。

英语: overshoot the truth

俄语: говорить с преувеличениями(сильно преувеличивать)

日语: 話(はなし)が実際(じっさい)よりも大(おお)げさである

德语: seine Worte übersteigern seine Fǎhigkeit(einen Sachverhalt aufbauschen)

法语: exagérer(amplifier)

歇后语: 1. 猪八戒夸海口 —— 言过其实
2. 蚊子说成大象 —— 言过其实

谜语: 夸口 (谜底:言过其实)

详细解释

【释义】

指言辞虚妄夸大,与事实不相符。#语出汉・应劭《风俗通义・卷二・正失》。

【典源】

#汉・应劭《风俗通义・卷二・正失》[1]

成帝曰:“其治天下,孰与孝宣皇帝?”向曰:“中宗之世,政教明,法令行,边境安,四夷亲,单于款塞,天下殷富,百姓康乐,其治过于太宗之时,亦以遭遇匈奴宾服,四夷和亲也。”上曰:“后世皆言文帝治天下几至太平,其德比周成王,此语何从生?”向对曰:“生于言事。文帝礼言事者,不伤其意,群臣无小大,至即便从容言,上止辇听之,其言可者称善,不可者喜笑而已。言事多褒之,后人见遗文,则以为然。世之毁誉,莫能得实,审形者少,随声者多,或至以无为有。……”向以为如此。及世间言文帝小生于军中,长大祭代东门外,使者求得之,因立为代王,征当即位,后期,日为之再中,集上书囊,以为前殿帷,常居明光宫听政,为薄太后持三年服,治天下,致升平,断狱三百人,粟一升一钱:凡此十余事,皆俗人所妄传,言过其实,及[2],或以为前皆非是,如刘向言。

注解

[1]典故或见于《三国志・卷三九・蜀书・董刘马陈董吕传・马良》。

[2]傅会:牵强、附会。

参考

《三国志・卷三九・蜀书・董刘马陈董吕传・马良》

良弟谡,字幼常,以荆州从事随先主入蜀,除緜竹成都令、越嶲太守。才器过人,好论军计,丞相诸葛亮深加器异。先主临薨谓亮曰:“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君其察之!”亮犹谓不然,以谡为参军,每引见谈论,自昼达夜。

【典故】

东汉应劭所著的《风俗通义》中的〈正失〉篇,开头即点出此篇是为了纠正历史上善恶谬误所写,所以立篇名为〈正失〉。在孝文帝这段中,指出刘向认为世俗流传汉文帝的许多事迹,大多是些夸大,与事实不相符的穿凿附会之说。只因文帝非常礼遇来上谏的大臣,所以大臣们对文帝多有褒奖。例如:文中列举十数件关于文帝的善行,都有溢美、牵强附会之嫌。后人看到这些褒扬的文章,就以为全是事实。世上的非议与称赞,有很多是名实不符,但会去求证的人不多,随声附和的人倒是不少。应劭在此对刘向的看法表示赞同。后来“言过其实”被用来指言辞虚妄夸大,与事实不相符。

【书证】

  • 01.汉・应劭《风俗通义・卷二・正失》:“凡此十余事,皆俗人所妄传,言过其实,及傅会,或以为前皆非是,如刘向言。”(源)
  • 02.《三国志・卷三九・蜀书・董刘马陈董吕传・马良》:“先主临薨谓亮曰:『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君其察之!』”
  • 03.《金瓶梅词话》第三三回:“其人性本虚飘,言过其实,巧于词色,善于言谈。许人钱如捉影捕风,骗人财如探囊取物。”
  • 04.《封神演义》第二四回:“磻溪钓叟恐是虚名,大王未知真实,而以隆礼迎请,倘言过其实,不空费主公一片真诚,竟为愚夫所弄。”
  • 05.《儿女英雄传》第四回:“且住!说书的,这话怕有些言过其实。安公子虽然生得尊贵,不曾见过外面这些下流事情。”
  • 06.《老残游记二编》第二回:“怎么外官这们利害,咱们在京里看御史们的折子,总觉言过其实,若像这样,还有天日吗?”
  • 07.《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回:“你以为我言过其实,我不能不将他们那旗人的历史,对你讲明。你好知道我不是言过其实。”

【用法】

语义指言辞虚妄夸大,与事实不相符。

类别用在“言语夸大”的表述上。

例句

我觉得他的说法言过其实,不尽可信。

我若不言过其实夸张些,你们会紧张吗?

事情并未如传说严重,媒体报导言过其实

言过其实地,把一件小擦撞说成了大车祸。

我想他的用心是要提醒你注意,只是话说得有些言过其实

这部影片的介绍有点儿言过其实,真正去看过的人都有受骗的感觉。

造句示例

  • 这些恐惧大多言过其实:就像对转基因的非理性恐惧一样,其实一般来讲,我们人类足够英明,能够快速小心地处理好这些问题。
  • 她说自己多么聪明,未免言过其实。
  • 别太在意她说的话—她往往言过其实。
  • 她对这个问题言过其实。
  • 说我非常了解她不免言过其实—我只见过她两次。
  • 她爱言过其实。
  • 当善意的活动人士希望我们关注全球变暖问题时,他们往往会言过其实。
  • 他们不再提起使人感到内疚的事实:我们言过其实承诺过度,又失去先机。
  • 然而,即便是在那个时候,关于年轻人普遍叛逆的报道也言过其实:60年代和70年代的大多数孩子都认同父母的基本价值观。
  • 即便是在那个时候,关于普遍存在的青少年叛逆的报道也有些言过其实:大多数60年代和70年代的孩子都认同父母基本的价值观。
  • 这个人言过其实,就会吹牛皮放大炮。
  • 但这样的担心是言过其实的。
  • 实际上,此类观点言过其实。
  • 乍看起来,对西班牙的担忧有点言过其实了。
  • 该判定并非言过其实。
  • 小企业贡献的全部就业机会经常被言过其实。
  • 庆幸的是,这些担忧现在看来未免言过其实。
  • 通胀正在加剧,但害处言过其实。
  • 这些论点有几分道理,却也言过其实。
  • 然而就是这一评论也可能言过其实了。
  • 将索马里称为一个国家,已言过其实。
  • 不过这一论调仍然在两方面言过其实。
  • 它还宣称的死亡人数一直是言过其实的。
  • 但我认为,这种消极情绪有些言过其实。
  • Leakey言过其实但并没有太夸张。
  • 第一种担忧有些言过其实,至少短期内如此。
  • 这一切都言过其实了。
  • 但这可能言过其实了。

成语大全为您精准解释成语言过其实的意思、出处近反义词及用法,传承中华文化精髓。

成语接龙

接龙中断:无「侄」开头的成语

四字定位查询

※在格子中输入文字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