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ìnshǒuniānlái

信手拈来

成语组合

ABCD式

成语结构

连动式

感情

中性

年代

古代

热度

常用

拼音 xìn shǒu niān lái

注音 ㄒㄧㄣˋ ㄕㄡˇ ㄋㄧㄢ ㄌㄞˊ

繁体 信手拈來

感情 中性成语

近义词 唾手可得,垂手可得,七步之才,易如反掌,探囊取物,轻车熟路,妙手偶得,如履平地,囊中之物,闲庭信步

反义词 大海捞针,来之不易,心有余而力不足,踏破铁鞋,高不可攀,挥之不去,无可奈何,力不从心

意思解释

随手拿来。多形容说话写文章时词汇或材料例证丰富;选用时显得轻松自如;不必费心寻找。信手:随手;拈:用指头夹取东西。

出处: 宋・苏轼《次韵孔毅甫集古人句见赠》诗:“前身子美只君是,信手拈来俱天成。”

用法: 连动式;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写作等。

例子: 惹一番信手拈来斧痕。(元・无名氏《度柳翠》第一折)

正音: “拈”,读作“niān”,不能读作“zhān”。

辨形: “拈”,不能写作“贴”。

英语: write without stopping to reflect

俄语: попадáть в руки(легко приходить на ум)

日语: 手(て)あたり次第(しだい)つまんでくる

谜语: 1.(谜底:信手拈来)
2.(谜底:信手拈来)
3. 简便可取 (谜底:信手拈来)

详细解释

【释义】

拈,即“拈提”,禅师举古例来说法开示。“信手拈来”指随手引用材料,自如而不费力。◎语出《五灯会元・卷一四・大洪报恩禅师》。后亦用“信手拈来”比喻做事时,随手而为,毫不费力。

【典源】

《五灯会元・卷一四・大洪报恩禅师》

上堂:“如斯话会,谁是知音?直饶向一句下,千眼顿开,端的有几个是迷逢达磨!诸人要识达磨祖师么?”乃举手作捏势,曰:“达磨鼻孔在少林手里,若放开去,也从教此土西天,说黄道黑,欺胡谩汉。若不放过,不消一捏。有人要与祖师作主,便请出来与少林相见,还有么?”良久,曰“果然。”上堂,拈起拄杖曰:“昔日德山、临济,[2][3]来,便能坐断[4],[5]。直得冰河焰起,枯木花芳。诸人若也善能横担竖夯,遍问诸方;苟或不然,少林倒行此令去也。”击禅床一下。

注解

[1]德山临济:指德山宣鉴禅师及临济义玄禅师。

[2]信手:随手。

[3]拈:拈提。即禅师法,举古例来开示的意思。

[4]十方:佛教以东、西、南、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上、下为十方。泛指各处、各界。

[5]壁立千仞:形容岩壁矗立之势极高。仞,音rèn,古代以七尺或八尺为一仞。见“壁立千仞”。

《五灯会元・卷一四・天宁齐琏禅师》

长安天宁大用齐琏禅师,上堂:“清虚之理,佛祖同归。毕竟无身,圣凡一体。理则如是,满目森罗事作么生?纤尘绝际,渠侬有眼,岂在旁窥!官不容针,私通车马。若到恁么田地,始可随机受用。信手拈来,妙应无方。当风玄路,直得金针锦缝,线脚不彰。玉殿宝阶,珠帘未卷。正当此时,且道是甚么人境界?古渡秋风寒飒飒,芦花红蓼满江湾。”

【典故】

在禅宗史上,德山宣鉴禅师善于用“棒”开释弟子,临济义玄禅师则是精于用“喝”的方式来启发,故有“德山棒、临济喝”之称,亦合称为“德山临济”。《五灯会元》卷一四记载,大洪报恩禅师在开释弟子,讲解佛法时,提到德山和临济禅师。说这两位禅师说法时,随手引用各种古例来开示,禅理发挥便能涵括各角落,解说的高明有如耸立千仞的岩壁。让受启发的弟子感觉有如在冰河中升起火燄,也有如本已干枯的树木重新开满了花朵。后来“信手拈来”成为一句成语,除用于指随手引用材料,自如而不费力;亦用以比喻做事时,随手而为,毫不费力。

【书证】

  • 01.《五灯会元・卷一四・大洪山报恩禅师》:“昔日德山、临济,信手拈来,便能坐断十方,壁立千仞。直得冰河焰起,枯木花芳。”(源)
  • 02.《五灯会元・卷一四・天宁齐琏禅师》:“官不容针,私通车马。若到恁么田地,始可随机受用。信手拈来,妙应无方。”(源)
  • 03.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二三・杜牧之》:“《诗眼》云:『……此诗如禅家所谓信手拈来,头头是道者,直书目前所见,平易委曲,得人心所同然,但他人艰难不能发耳。』”
  • 04.宋・严羽《沧浪诗话・诗法》:“及其透彻,则七纵八横,信手拈来,头头是道矣。”
  • 05.宋・陆游〈遣兴诗〉其二:“床头亦有闲书卷,信手拈来倦即休。”
  • 06.元・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二四・待士鄙吝》:“阿翁作画如说法,信手拈来种种佳。”
  • 07.明・王世贞《艺苑卮言》卷一:“文之与诗,固异象同则,孔门一唯,曹溪汗下后,信手拈来,无非妙境。”

【用法】

语义随手引用材料,自如而不费力。

类别用在“出手成章”、“随意引用”的表述上。

例句

他的文思敏捷,信手拈来,总是佳言妙句。

这篇作品平实生动,仿佛是从日常生活中信手拈来

王教授十分博学,讲起课来总是信手拈来,生动有趣。

他熟记许多成语,写文章时便能信手拈来,毫不费力。

他对文史典故非常熟悉,遇到写作需要时,便可信手拈来

语义比喻做事时,随手而为,毫不费力。

类别用在“非常容易”的表述上。

例句

这篇信手拈来的散文,读来十分生动有趣。

信手拈来地便写好一幅对联,字迹十分飘逸。

贾岛说他的诗“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垂”,可见他的诗句是千锤百炼,非信手拈来

造句示例

  • 人家多莎士比亚的作品信手拈来。
  • 信手拈来:无需恼人的搜寻。
  • 信用卡和按揭可以信手拈来的好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 但是今天这一网络已经到位,事实上,已经信手拈来。
  • 这点使他行文间信手拈来的意大利神话更加引人入胜。
  • 你会惊讶于自己写作或说话时英语措辞就这么信手拈来。
  • 这点使他行文间信手拈来的意大利神话更加引人入胜。
  • 他杀人如麻、贪婪成性,这些都是能信手拈来的方便的理由。
  • 练习的时候要大声,直到你的大脑和嘴巴能对英语信手拈来。
  • 上帝不为我们那些数学难题而费心。祂信手拈来,将万物合一。
  • 歌谣有感而发,信手拈来,情真意切地表现出他们的喜怒哀乐。
  • 您可以在需要时将它们信手拈来,而不必从其他文件夹抽屉中搜索它们。
  • 然后将你信手拈来的任务安排在困倦的午后,最后在喜欢的工作中结束一天。
  • 是一些实在的东西吗?是球、苹果、玩偶……可以信手拈来、随意给人的实物吗?
  • 是一些实在的东西吗?是球、苹果、玩偶……可以信手拈来、随意给人的实物吗?
  • 每一回阅读,知识都会给你的大脑充一点电,在你不经意间这些知识就会信手拈来。
  • 中国曾经为人类文明贡献出无数发明创造,造纸、印刷和指南针只是信手拈来的几个例子。
  • 因为任何成熟的业务流程本身就是很多经验和教训的积累,遇到用时,就可以信手拈来。
  • 李江是个多变的家伙,油画、水墨、装置、陶艺各种方式都信手拈来,从不会拘束于手段。
  • 试想一下,整个城市中的高技能劳动力运用信手拈来的最先进信息技术所能创造出来的奇迹。
  • 那么,这么一个不会武功、精神恍惚的少女,对与他而言,岂非根本就是信手拈来的囊中之物?
  • (哦) 我是怎么信手拈来这么个数字的? 不过话说回来,一个模糊的概念又有什么好处呢?
  • 这里面的每个零件都是艺术家信手拈来的——幸亏他给了作品相对完整的外形,让我们知道它叫小提琴。
  • 我好像又回到上世纪80年代那些语词纷飞的日子,年轻时相信,在生活的花园里,信手拈来都是玫瑰一朵。
  • 我开始写作。我即刻犯下第一个错误:我选取一个片段,把它记下来,完全没有上下文。一种信手拈来的开头。
  • 她坚持认为,50%的统计数字只是一个流传已久的瑞士军刀神话,人人都在以讹传讹,某些媒体也是信手拈来。
  • 他的小说不会采用华丽夸张的文字,都是从日常生活中信手拈来的语言,这样就使他的小说显得更具有真实性。

成语大全为您精准解释成语信手拈来的意思、出处近反义词及用法,传承中华文化精髓。

四字定位查询

※在格子中输入文字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