宵衣旰食
拼音 xiāo yī gàn shí
注音 ㄒㄧㄠ ㄧ ㄍㄢˋ ㄕˊ
感情 褒义成语
近义词 夜以继日,旰食宵衣,夙夜不懈,日理万机,卧薪尝胆,握发吐哺,废寝忘餐,孜孜不倦,临池学书,废寝忘食,专心致志,调和鼎鼐,忘餐废寝
反义词 得过且过,醉生梦死,游手好闲
意思解释
天不亮就穿衣起来;很晚了才吃饭。原形容帝王勤于政事;后泛指勤奋刻苦;从早到晚不懈怠。
出处: 唐・陆贽《兴元论解姜公辅状》:“乃是陛下握发吐哺之日,宵衣旰食之辰。”
用法: 联合式;作主语、谓语、定语;含褒义,用于书面语。
例子: 若夫任贤惕厉,宵衣旰食,宜黜左右之纤佞,进股肱之大臣。(《旧唐书 刘蕡传》)
正音: “食”,读作“shí”,不能读作“sí”;“旰”,读作“gàn”,不能读作“hàn”。
辨形: “宵”,不能写作“肖”。
英语: get up early and take one's meal late
详细解释
【释义①】
天未明就披衣起床,日暮才进食。形容勤于政事。《旧唐书・卷一九〇・文苑传下・刘蕡传》:“任贤惕厉,宵衣旰食。”《唐・陆贽・兴元论解姜公辅状》:“矧又时运方屯,物情犹郁,乃是陛下握发吐哺之日,宵衣旰食之辰。”亦作“旰食宵衣”、“昃食宵衣”。
【释义②】
天未明就披衣起床,日暮才进食。形容勤于政事。《见《旧唐书・卷一九〇・文苑列传下・刘蕡》:“任贤惕厉,宵衣旰食。”《唐・陆贽〈兴元论解姜公辅状〉》:“矧又时运方屯,物情犹郁,乃是陛下握发吐哺之日,宵衣旰食之辰。”亦作“旰食宵衣”、“昃食宵衣”。
参见“夙兴夜寐”。
造句示例
- 刘成一家一直过着宵衣旰食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