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动于衷
拼音 wú dòng yú zhōng
注音 ㄨˊ ㄉㄨㄥˋ ㄩˊ ㄓㄨㄥ
繁体 無動於衷
感情 贬义成语
近义词 无动于中,不动声色,麻木不仁,置之不理,处之泰然,漠不关心,恬不为怪,东风吹马耳,不为所动,毫无反应,一动不动,满不在乎,从容不迫,马耳东风
反义词 感人肺腑,见义勇为,铭心镂骨,热泪盈眶,百端交集,一见钟情,魂不着体,感激涕零,金石为开,睹物思人,震撼人心,扣人心弦,感慨系之,心潮澎湃,触景生情,触目伤怀,触景伤情,跃跃欲试,默转潜移,潜移默化,百感交集,诚惶诚恐,方寸已乱,铭心刻骨,悲喜交集,默化潜移,情不自禁,魂不附体,摄人心魄,一点钟情
意思解释
衷:内心。
丝毫没有触动内心。形容对应该动心的事情毫无感触;漠然置之。
出处: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闻之漠然良久,若不能无动于衷者。”
用法: 偏正式;作谓语;含贬义。
例子: 老舍《不成问题的问题》:“神圣的抗战,死了那幺多的人,流了那幺多的血,他都无动于衷。”正音:“衷”,读作“zhōng”,不能读作“āi”。辨形:“衷”,不能写作“哀”。辨析:“无动于衷”和“不动声色”都有不为外界所动的意思。但“不动声色”多用于形容态度镇定、冷静;而“无动于衷”还可以形容心肠硬、冷酷;或意志坚定。多含贬义。歇后语: 泥菩萨救火 —— 无动于衷
正音: “衷”,读作“zhōng”,不能读作“āi”。
辨形: “衷”,不能写作“哀”。
辨析: “无动于衷”和“不动声色”都有不为外界所动的意思。但“不动声色”多用于形容态度镇定、冷静;而“无动于衷”还可以形容心肠硬、冷酷;或意志坚定。多含贬义。
英语: unmoved
俄语: равнодушный(безразличный)
日语: 心(こころ)を少しも動(うご)かさない
德语: gleichgültig (od. teilnahmslos) bleiben(indifferent)
法语: insensibilitié(insensible)
拉丁语: nil admirari
歇后语: 泥菩萨救火 —— 无动于衷
谜语:
1. 外感 (谜底:无动于衷)
2. 木偶吊孝 (谜底:无动于衷)
详细解释
【释义】
心里一点也不受感动。如:“多数人都感动得掉泪,他却无动于衷,真是铁石心肠。”
造句示例
- 伯德先生对贪污指控仍无动于衷。
- 她接到这消息时显然无动于衷。
- 她苦苦哀求,可是他仍无动于衷。
- 她好像对各方批评无动于衷。
- 他对她的死讯似乎无动于衷。
- 他无动于衷地看着她受苦。
- 我把麻烦事告诉了他,但他完全无动于衷。
- 她对这一裁定无动于衷。
- 她希望他不再那么冷酷无情,那么无动于衷,那么愤世嫉俗。
- 这时,他的目光落在印第安·乔的脸上,发现他无动于衷。汤姆吓得从头到脚直打寒颤。
- 在另一家公司,工人们不停地抱怨出故障的供暖系统,但老板们太忙或太刻薄,对此无动于衷。
- 对他们这种无动于衷的态度, 她抑制不住心头的怒火。
- “随你的便好啦,”她无动于衷地回答说。
- 为什么对这次海啸受害者有些人却无动于衷?
- 而我们知道的是他们完全无动于衷。
- 爱的对立面不是恨,而是无动于衷。
- 迄今为止,决策者还无动于衷。
- 獠牙妖怪们对我们的游戏无动于衷。
- 可无动于衷的是你。
- 我们不能承受这种无动于衷。
- 对事实的无动于衷。
- 这并不是说人们对财务激励无动于衷。
- 大部分非科学人士无动于衷。
- 那我们怎么还能无动于衷,还能免疫呢?
- 时间将尽而伊朗仍无动于衷,目中无人。
- 但是天才却无动于衷,因为天才拒绝宽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