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īchénggōng

推诚布公

成语组合

ABCD式

成语结构

联合式

感情

中性

年代

古代

热度

一般

拼音 tuī chéng bù gōng

注音 ㄊㄨㄟ ㄔㄥˊ ㄅㄨˋ ㄍㄨㄥ

繁体 推誠佈公

感情 中性成语

近义词 开诚布公,推诚布信

意思解释

示人以诚,公正无私。

出处: 明・刘元卿《贤奕编・官政》:“亦使士大夫识得行记己用世规模,须在推诚布公,集谋广益。”

用法: 作谓语、定语、状语;指真诚待人。

例子: 张孝若《张季直先生传记》:“为今之计,惟有蒙汉合力,推诚布公,结合共和政治。”推诚布公的详细解释折叠展开【释义】犹“开诚布公”。见“开诚布公”条。【典故】此处所列为“开诚布公”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诸葛亮是三国时蜀国的政治家兼军事家。东汉末年,他隐居耕读,刘备听说他的才能,于是三顾茅庐,登门请求诸葛亮出来从政。诸葛亮执政期间,路不拾遗,夜不闭户。陈寿在《三国志》的〈诸葛亮传〉中,对诸葛亮非常推崇,他赞扬诸葛亮在当丞相时,能够“开诚心,布公道”,以真心对待部属,处事大公无私,所以受到大家的爱戴。即便他“用法

英语: come into the open(open one's heart to)

详细解释

【释义】

犹“开诚布公”。见“开诚布公”条。

【典故】

此处所列为“开诚布公”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诸葛亮是三国时蜀国的政治家兼军事家。东汉末年,他隐居耕读,刘备听说他的才能,于是三顾茅庐,登门请求诸葛亮出来从政。诸葛亮执政期间,路不拾遗,夜不闭户。陈寿在《三国志》的〈诸葛亮传〉中,对诸葛亮非常推崇,他赞扬诸葛亮在当丞相时,能够“开诚心,布公道”,以真心对待部属,处事大公无私,所以受到大家的爱戴。即便他“用法严峻”,但人民虽畏惧却没有怨言。军政大权都操在他的手中,但后主对他丝毫不疑。因此,陈寿认为他是跟管仲、萧何差不多的人物。后来“开诚布公”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比喻诚意待人,坦白无私。

【书证】

  • 01.明・刘元卿《贤奕编・卷二・官政》:“亦使士大夫识得行己用世规模,须在推诚布公,集谋广益。”
  • 02.《清史稿・卷二五○・伊桑阿列传》:“尔二人自任阁事,推诚布公,不惟朕知之,天下无不知者。”

成语大全为您精准解释成语推诚布公的意思、出处近反义词及用法,传承中华文化精髓。

成语接龙

接龙中断:无「籥」开头的成语

四字定位查询

※在格子中输入文字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