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ìsānshè

退避三舍

成语组合

ABCD式

成语结构

补充式

感情

贬义

年代

古代

热度

常用

拼音 tuì bì sān shè

注音 ㄊㄨㄟˋ ㄅㄧˋ ㄙㄢ ㄕㄜˋ

感情 贬义成语

近义词 委曲求全,避君三舍,望而生畏,退徙三舍,避军三舍

反义词 针锋相对,锋芒毕露,长驱直入,争权夺利,挺身而出,你追我赶,以牙还牙,迎头赶上,迎难而上,寸步不让

意思解释

后退九十里。比喻为避免冲突;向对方作出回避或让步。舍:古时行军;一舍为三十里。

出处: 春秋・左丘明《左传・僖公二十三年》:“若以君之灵,得反晋国,晋楚治兵,遇于中原,其辟君三舍。”

用法: 补充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例子: 我说姊姊不过,只得退避三舍了。(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十二回)

正音: “舍”,读作“shè”,不能读作“shě”。

辨形: “避”,不能写作“蔽”。

英语: give one a wide berth

俄语: отступать назад(уступать)

日语: 三舎(さんしゃ)を退ける,譲歩(じょうほ)して人と争(あらそ)うのを避ける例え

德语: jm aus dem Weg gehen,um einen Konflikt zu vermeiden

谜语: 一再让住房 (谜底:退避三舍)

详细解释

【释义】

舍,古人以三十里为一舍。“退避三舍”指作战时,将部队往后撤退九十里。◎语本《左传・僖公二十三年》。后用“退避三舍”比喻主动退让,不与人相争。

【典源】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重耳)及楚, [1],曰:「公子若 [2]晋国,则何以报 [3]?」对曰:「子女玉帛则君有之, [4]则君地生焉。其 [5]晋国者,君之余也,其何以报君?」曰:“虽然,何以报我?”对曰:「若以君之 [6],得反晋国,晋、楚 [7],遇于中原,其 [8]。若不 [9],其 [10]、 [11],以与君 [12]。」 子玉请杀之。楚子曰:“晋公子广而俭,文而有礼。其从者肃而宽,忠而能力。”晋侯无亲,外内恶之。吾闻姬姓,唐叔之后,其后衰者也,其将由晋公子乎?天将兴之,谁能废之,违天必有大咎。」乃送诸秦。

注解

[1]楚子飨之:楚成王以酒宴款待晋国公子重耳(即晋文公)。楚子,楚君始封之爵位为子,故称。此处指春秋时楚成王(?∼公元前626),名恽。在位期间积极开疆拓土,与北方诸侯争霸。先是于“泓水之战”大胜宋襄公,后来则在“城濮之战”时,为晋文公所败。在位四十六年,谥成。飨,音xiǎng,以盛宴款待宾客。

[2]反:通“返”,回到。

[3]不谷:不善,古代君侯自谦之词。

[4]羽毛齿革:珍禽异兽的鸟羽、兽毛、象牙和皮革。

[5]波及:泽及、影响到。

[6]灵:威灵。

[7]治兵:出兵,指开启战端。

[8]辟君三舍:避开楚军,后退九十里。辟,音,通“避”,躲开、回避。三舍,即九十里,古人以三十里为一舍。

[9]获命:得到允许。

[10]左执鞭弭:左手拿著马鞭和弓。鞭,马鞭。弭,音,没有装饰而末端以骨、角镶嵌的弓。

[11]右属櫜鞬:右边佩带弓箭袋。属,音zhǔ,佩、系。櫜鞬,音gāo jiān,装武器的袋子。

[12]周旋:辗转追逐。此指应战。

《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公说,乃拘宛春于卫,且私许复曹、卫。曹、卫告绝于楚。子玉怒,从晋师。晋师退。军吏曰:“以君辟臣,辱也。且楚师老矣,何故退?”子犯曰:“师直为壮,曲为老,岂在久矣?微楚之惠不及此,退三舍辟之,所以报也。背惠食言,以亢其雠,我曲楚直。其众素饱,不可谓老。我退而楚还,我将何求?若其不还,君退臣犯,曲在彼矣。”退三舍。楚众欲止,子玉不可。

【典故】

据《左传・僖公二十三年》载,春秋时,晋献公宠爱骊姬,骊姬为了让亲生儿子奚齐当上太子,设计害死了原来的太子申生,接著又怂恿晋献公派兵捉拿另外二个儿子重耳、夷吾,两人于是先后逃奔出国。后来晋献公过世,奚齐也被臣下所杀,这时逃亡国外的夷吾则回国继位为国君,即晋惠公。晋惠公害怕重耳会回国谋夺君位,于是派人暗杀重耳。此时重耳则是在国外继续著流亡的日子,其间经过许多国家,但大部分国家的君王对他都不怎么礼遇。最后到了楚国,楚成王以酒宴盛情款待,并且问说:“将来你如果回到晋国当上国君,将要如何报答我呢?”重耳说:“奴仆和玉帛,楚国本来就有;珍禽异兽的羽毛皮革,则是楚国的特产。这些东西您多得是,我实在是不知该怎么回报您!”楚成王说:“虽然如此,还是说说可以报答我的方式吧!”重耳于是回答说:“假使托您的福,让我得以回到晋国,万一将来晋、楚之间发生战争,双方军队相遇于中原,那我一定会要我的军队向后撤退九十里,来报答您的恩惠。如果这样还不能得到您的谅解,楚军仍然继续进攻,那我也只好拿起弓箭,和您相对抗了。”后来从言里的原文“辟君三舍”演变出“退避三舍”这句成语,用来比喻主动退让,不与人相争。

【书证】

  • 01.明・李开先〈遵岩王参政传〉:“仲子生有奇资灵性,……年十三四,不惟尽通举子业,而且多读古人书,受学于媿虚易时中,媿虚谓当退避三舍。”
  • 02.《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二回:“我笑道:『我说姊姊不过,只得退避三舍了。』”
  • 03.《儿女英雄传》第三九回:“曾、仲两个依然是一般盛气相向,一边狂态逼人,把个冉望华直吓得退避三舍。”
  • 04.《隋唐演义》第四六回:“徐懋功道:『弟前往寨中晤刘文静兄,盛称吾兄文章经济,才识敏达,世所罕有。今日到此,弟当退避三舍矣!』”
  • 05.《儒林外史》第一○回:“贤姪少年如此大才,我等俱要退避三舍矣。”
  • 06.《镜花缘》第五六回:“可见二位姐姐学问,非独本郡众人所不能及,即天下闺才,亦当退避三舍哩。”

【用法】

语义比喻主动退让,不与人相争。

类别用在“谦退让步”的表述上。

例句

惹他做啥?先退避三舍吧!

这种恶霸出现,任谁都要退避三舍

他是大老粗,我退避三舍,不跟他争。

今天对方来势汹汹,且让我先退避三舍,思谋良策。

今天我是敬重他,所以退避三舍,别误以为我是在怕他。

遇事就退避三舍不是我的作风,我一向是明知不可为而为。

这仗尚未开打,我们就先退避三舍,岂不是灭了自己的威风?

造句示例

  • 小得不能再小的蚂蚁是如何让大象退避三舍的呢? 毕竟大象要比它们大约十亿倍。
  • 他那锋芒毕露的机智使我们退避三舍
  • 你总是退避三舍吗?
  • 这一切困难很快在她的实际行动中退避三舍
  • 明智在于懂得何时应退避三舍,何时应迎难而上。
  • 世界上有十大罪恶行业,使人一听就要退避三舍
  • 原来那些令人讨厌的习惯和坏脾气似乎都退避三舍
  • 虽然人们都对他退避三舍,但是狗却乐于和他结伴。
  • 在荆棘路前,看着条条荆棘,不免退避三舍之感油然而生。
  • 许多人右转时既不停车也不让道,其他车和行人只得退避三舍
  • 如今,投资者对大宗商品退避三舍,似乎又是重新建仓的良机了。
  • 他非但没有公开向投资者们大献殷勤,而是假装对他们退避三舍
  • 每当收听美国运动赛事的解说时,英国体育迷们有时会想退避三舍
  • 宽容并不等于懦弱,我们是在用爱心净化世界,而不是含着眼泪退避三舍
  • 在大多数的情况下,乔丹挡不住众女的热情而不得不退避三舍至侧翼接球。
  • 他可能变得更开明、更温柔,不再因为恐惧被爱他的人吞噬灵魂而退避三舍
  • 楚成王收留并款待他,他许诺如晋楚发生战争晋军将退避三舍(一舍为三十里)。
  • 普特洛克·勒斯,如果你能穿上他的盔甲,也许能令特洛伊人望而生畏、退避三舍
  • 须臾之际,我们会略作狂想,但是一旦要给这样一个离奇幻物填充大量细节,则退避三舍
  • 虽然大蒜可能对你的社交有些不利——如果食用过多的大蒜,口里的大蒜味会使别人退避三舍
  • 3年前,我右手臂切除了胎记癌,而且我了解到保险公司在听到癌症这个字眼时经常会退避三舍
  • 就天性来说,对于会造成伤害的事物所有的人都会退避三舍,而会设法求得以及赞赏美好的或有帮助的事物。
  • 鉴于其他私有化公司股票的亏损表现,例如德国邮政和德国电信,德国公众或许会对DB ML的股票退避三舍
  • 我对他们说,这里根本就不是我们来的地方,你看那些顾客,个个腰缠万贯,我们这些乡巴佬,还是退避三舍为妙。
  • 而那些更为进步的党派深知民众对他有多失望,丑闻的多项指控让他有多名誉扫地,所有这些都将使他们对小泽退避三舍
  • 每当收听美国运动赛事的解说时,英国体育迷们有时会想退避三舍。在美国,评论员更愿意大喊大叫,解说也更加戏剧化。
  • 虽然大蒜可能对你的社交有些不利——如果食用过多的大蒜,口里的大蒜味会使别人退避三舍——但是大蒜说不定会拯救你的性命呢!
成语大全为您精准解释成语退避三舍的意思、出处近反义词及用法,传承中华文化精髓。

成语接龙

接龙中断:无「逮」开头的成语

四字定位查询

※在格子中输入文字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