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梁换柱
拼音 tōu liáng huàn zhù
注音 ㄊㄡ ㄌㄧㄤˊ ㄏㄨㄢˋ ㄓㄨˋ
繁体 偷樑換柱
感情 贬义成语
近义词 移花接木,以假乱真,暗度陈仓,批红判白,冒名顶替,偷换概念,偷天换日,抽梁换柱,暗渡陈仓
反义词 光明磊落
意思解释
比喻暗中玩弄手法;以假代真;以劣代优。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97回:“偏偏凤姐想出一条偷梁换柱之计,自己也不过潇湘馆来。”
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例子: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这个叫做偷梁换柱,实行投降之前的思想准备或舆论准备。”正音:“柱”,读作“zhù”,不能读作“zù”。辨形:“梁”,不能写作“粱”。辨析:“偷梁换柱”和“移花接木”都比喻暗中玩弄手段;用另一种事物来代替。“偷梁换柱”中要偷换的是“梁柱”;多指以假的代真的;“移花接木”一般比喻将某一事物同另一事物衔接;“偷梁换柱”含贬义;语气重;所改变的是整体上的;“移花接木”是中性;可以是局部的。谜语: 木贼 (谜底:偷梁换柱)
正音: “柱”,读作“zhù”,不能读作“zù”。
辨形: “梁”,不能写作“粱”。
辨析: “偷梁换柱”和“移花接木”都比喻暗中玩弄手段;用另一种事物来代替。“偷梁换柱”中要偷换的是“梁柱”;多指以假的代真的;“移花接木”一般比喻将某一事物同另一事物衔接;“偷梁换柱”含贬义;语气重;所改变的是整体上的;“移花接木”是中性;可以是局部的。
英语: try to do sth. by underhand means
俄语: обмáнный приём(занимáться подтасовкой)
日语: 中味(なかみ)をすりかえる,ひそかにちょろまかす
谜语: 木贼 (谜底:偷梁换柱)
详细解释
【释义】
比喻暗中改变事物的内容、性质。红楼梦・第九十七回:“偏偏凤姐想出一条偷梁换柱之计,自己也不好过潇湘馆来,竟未能少尽姊妹之情。真真可怜可叹!”
造句示例
- 这个公司偷梁换柱欺骗顾客。
- 放在宫殿里的项链先是被偷梁换柱,后来又被转移了。
- 付款之后、离店之前再检查一遍商品有些商店趁你不注意时偷梁换柱、以次充好!
- 然而,这一法则决不意味着酿制过程中的偷工减料,或者以廉价的原料偷梁换柱来炮制感觉上还过得去的啤酒。
- 另一类似的诡计是所谓的“偷梁换柱”广告,也就是说消费者所见的是一种产品(饵)而实际买到的却是另一种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