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身而出
拼音 tǐng shēn ér chū
注音 ㄊㄧㄥˇ ㄕㄣ ㄦˊ ㄔㄨ
感情 褒义成语
近义词 自告奋勇,马不停蹄,无所畏惧,见义勇为,毛遂自荐,奋勇向前,勇往直前,锐意进取,一跃而起
反义词 退避三舍,畏缩不前,裹足不前,踟蹰不前,缩头缩脑,停滞不前,缩手缩脚,踌躇不前,袖手旁观,望而却步,望而生畏,畏葸不前,强人所难,缩头乌龟,缩头缩颈
意思解释
形容遇到危难时;勇敢地站出来;担当其任。挺:挺起身来;勇敢刚毅的样子。
出处: 《旧五代史・周・唐景思传》:“后数日城陷,景思挺身而出,使人告于邻郡,得援军数百,逐其草冠,复有其城,毫民赖是以济。”
用法: 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例子: 有的挺身而出,被关在拘押所里。(叶圣陶《多收了三五斗》)
正音: “挺”,读作“tǐng”,不能读作“tíng”。
辨形: “挺”,不能写作“铤”。
辨析: “挺身而出”和“自告奋勇”;都含有“不害怕危险;主动出来”的意思。但“挺身而出”偏重指在危急时刻主动走出;“自告奋勇”偏重指在一般情况下主动地提出来。
英语: come out boldly
俄语: смело выступить(смело подняться на борьбу)
日语: 勇敢(ゆうかん)に立(た)ち上(あ)がる
德语: tapfer hervortreten
法语: se redresser courageusement(se tenir hardiment en avant)
谜语: 躲 (谜底:挺身而出)
详细解释
【释义】
遇到危难时,勇敢的站出来,担当其任。《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三折》:“小生挺身而出,作书与杜将军,庶几得免夫人之祸。”《文明小史・第五回》:“当下见柳知府回答不出,他便挺身而出,对洋人竭力排解。”
造句示例
- 警方呼吁证人挺身而出。
- 她保护她的朋友,并为他们挺身而出。
- 你能为生活和爱挺身而出吗?
- 因为有个人挺身而出。
- 幸好,我母亲挺身而出作了处置。
- 在危急时刻她总是挺身而出。
- 危险来临时,他们挺身而出,为人民而战。
- 在困难时期,总有一些民族英雄挺身而出,给人们带来希望。
- 作为普通人,医务工作者选择挺身而出,不假思索地保护他人。
- 如果没有人敢挺身而出站反对霸凌,情况会更糟。
- 一个伟大的领导者会评估每一种情况的好坏,并且只会在他们的职位、情景和/或当前的情况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
- 幸运的是,有位英雄挺身而出。
- 我相信,有时候你必须要挺身而出。
- 一名大臣挺身而出。
- 在危险时刻能够挺身而出的人是英雄。
- 现在,贫困国家也挺身而出,争取自己的碳空间。
- 为了母亲的尊严,我们会不顾危险挺身而出。
- 而是一个莫斯科的屋顶公挺身而出的反对不公。
- 因此,技术提供商此时挺身而出为报业撑腰也就不足为奇。
- 在真正需要做什么来改变世界的时候,你未必会挺身而出。
- 因为受害者和见证人不敢挺身而出,犯罪行为没有得到举报。
- 唯一挺身而出阻止这种倾倒行为的人是索马里海盗。
- 针对这种情况,那一代美国人挺身而出,要求改善当时的状况。
- 于是梅莱斯挺身而出,其声震国内外,俨然乐迎挑战。
- 在美国,你经常可以看到人们为了维护自身权利挺身而出。
- 然而美国的领导人中没有一人挺身而出,掌舵把船驶向北方。
- 他作为案件的人证挺身而出,因为他觉得出来作证才是正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