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ǒushìjuàn

手不释卷

成语组合

ABCD式

成语结构

主谓式

感情

褒义

年代

古代

热度

常用

拼音 shǒu bù shì juàn

注音 ㄕㄡˇ ㄅㄨˋ ㄕˋ ㄐㄩㄢˋ

繁体 手不釋卷

感情 褒义成语

近义词 学而不厌,爱不释手,十年寒窗,开卷有益,好学不倦,百读不厌,手不释书,孜孜不倦,临池学书,如饥似渴,求知若渴

反义词 不学无术,胸无点墨

意思解释

释:放开;卷:书本。
书本不离手。形容勤奋好学。

出处: 三国・魏 曹丕《典论・自叙》:“上雅好诗书文籍,虽在军旅,手不释卷。”

用法: 主谓式;作谓语、宾语、状语;含褒义。

例子: 闵象南老好观书,年七十余,每夜漏下二三十筹,手不释卷。(清・王晫《今世说 德行》)

正音: “卷”,读作“juàn”,不能读作“juǎn”。

辨形: “卷”,不能写作“券”。

辨析: “手不释卷”和“孜孜不倦”都可形容人“好学的样子”;但“手不释卷”是具体的;语义范围很小。而“孜孜不倦”是非具体的;语义范围很大。

英语: always with a book in one's hand

俄语: не отрывáться от книги

日语: 書物を手ばなさない

法语: avoir toujours un livre à sa main(assidu à l'étude)

谜语: (谜底:手不释卷)

详细解释

【释义】

手里总是拿著书卷。形容人勤奋好学。#语出三国魏・文帝《典论・自叙》。

【典源】

#三国魏・文帝《典论・自叙》(据《三国志・卷二・魏书・文帝纪》裴松之注引)[1]

余于他戏弄之事少所喜,唯弹棋略尽其巧,少为之赋。昔京师先工有马合乡侯、东方安世、张公子,常恨不得与彼数子者对。[2]雅好诗书文籍,虽在[3],手不释卷,每每[4]从容,常言人少好学则思专,长则善忘,长大而能勤学者,唯吾与[5]耳。余是以少诵诗、论,及长而备历五经、四部,《史》、《汉》、诸子百家之言,靡不毕览。

注解

[1]典故或见于晋・虞溥〈江表传〉。

[2]上:曹操(公元155—220),字孟德,小字阿瞒,东汉沛国谯人。有雄才,多权诈,能文学。起兵击黄巾,讨董卓,渐次剪削诸雄,自为丞相,拜大将军。后卒于洛阳,子丕篡汉。追谥武帝,庙号太祖。

[3]军旅:军队。

[4]定省:子女早晚向父母请安问好的礼节。

[5]袁伯业:袁遗,字伯业,东汉汝南南阳人,生卒年不详。为袁绍从兄,好学,初为长安令,其后袁绍任为扬州刺史,为袁术所败。

参考

晋・虞溥〈江表传〉(据《三国志・卷五四・吴书・周瑜鲁肃吕蒙传・吕蒙》裴松之注引)

初,权谓蒙及蒋钦曰:“卿今并当涂掌事,宜学问以自开益。”蒙曰:“在军中常苦多务,恐不容复读书。”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令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少时历《诗》、《书》、《礼记》、《左传》、《国语》,惟不读《易》。至统事以来,省三史、诸家兵书,自以为大有所益。如卿二人,意性朗悟,学必得之,宁当不为乎?宜急读《孙子》、《六韬》、《左传》、《国语》及三史。孔子言『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光武当兵马之务,手不释卷。孟德亦自谓老而好学。卿何独不自勉勖邪?”蒙始就学,笃志不倦,其所览见,旧儒不胜。

【典故】

汉献帝建安二十五年,曹操死后,曹丕继位为魏王,不久即窜位而自立为帝。曹丕在政治的抱负和成就上虽远不及曹操,但对于文学的重视,则不在其父之下,《典论・论文》所说:“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可见一斑。又曹丕写过许多的诗歌、散文、辞赋,其中《典论・论文》更是开我国文学批评的先河。曹丕对于文学的爱好,实有家学渊源。父亲曹操不但是一代枭雄,也是著名的诗人;弟弟曹植的文采则更是不在话下,后人誉为“才高八斗”。父子三人对建安文学的蓬勃,更是起著推波助澜的作用。曹丕在《典论・自叙》一文里记述了父亲曹操勤于治学,即使身在军队之中,军务繁忙之际,仍随时拿著书本阅读,以充实自己,并常跟曹丕说,一个人年轻的时候学习容易、思虑专一,但等到长大,就容易忘记所学。曹丕以父亲的话自我勉励,即使年长之后,仍旧不断努力学习。后来《典论・自叙》原文的“手不释卷”成为一句成语,用来形容人勤奋好学。

【书证】

  • 01.《晋书・卷八二・孙盛列传》:“盛笃学不倦,自少至老,手不释卷。著《魏氏春秋》、《晋阳秋》,并造诗赋论难复数十篇。”
  • 02.《晋书・卷一二一・李雄载记》:“时海内大乱,而蜀独无事,故归之者相寻。雄乃兴学校,置史官,听览之暇,手不释卷。”
  • 03.《南史・卷三七・沈庆之列传》:“攸之晚好读书,手不释卷。”
  • 04.《法苑珠林》卷二八:“栖迟荒险,不避狼虎。常读华严,手不释卷,遵修苦行,亡身为物。”
  • 05.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一四:“习吉好学,有笔述,虽马上军前,手不释卷。”
  • 06.《喻世明言・卷二七・金玉奴棒打薄情郎》:“家贫未遇,夫妻二口,住于陋巷蓬门。每日买臣向山中砍柴,挑至市中,卖钱度日。性好读书,手不释卷。”
  • 07.《文明小史》第八回:“无奈这穷乡僻壤,既无读书之人,那里来的书店?他本是手不释卷的人,到了此时,甚觉无聊得很。”

【用法】

语义形容人勤奋好学。

类别用在“勤奋向学”的表述上。

例句

读书手不释卷固然好,但适时的休息也是很重要。

他一生酷爱读书,就是躺在病床上,仍旧手不释卷

无论在何处,他总是手不释卷,难怪学问如此渊博。

他看小说时就会手不释卷,但对教科书却兴趣缺缺。

妈妈下定决心要学好英语,整天手不释卷地朗读著课文。

他年轻的时候就非常喜欢读书,到了这把年纪,还是每天手不释卷

在捷运车上,看到许多人都手不释卷,自己却整日好闲,心中不免感到非常惭愧。

自从爸爸买了一套儿童百科全书后,弟弟整日手不释卷,还拿里面的问题来考我们。

他很会利用时间,不管是走路还是坐车,几乎都是手不释卷,所以功课一直名列前茅。

造句示例

  • 他是那么酷爱读书,你总是可以看到他手不释卷。
  • 9看笑话:一位学者在新婚燕尔之际,仍然手不释卷地读书。
  • 后来戎马一生,他也常手不释卷,这才造就了这一位伟大的诗人。
  • 马(马马马)手不释卷的祖父想到了用一个古雅的方法解决这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 难道唯有手不释卷口不离词天天喃喃日日abc的书呆子才是您心中的偶像吗?
  • 留神看一看地铁车厢里或飞机、火车上的情景,呆坐、聊天、打瞌睡的少见,手不释卷的居多。
  • 读下来,手不释卷,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艺术、作文教学乃至自己的写作等领域的思索都有很大启发。
  • 想想看,通过加粗字体、丰富的子标题、大量的图片、类型多变的文章和文字,让用户产生手不释卷的阅读欲。
  • 一点儿也不会——男孩像他的爸爸一样,手不释卷,看到烂熟于胸,把它当作人生经历的概览,然后用书上最后一句话作为座右铭,写在学年鉴上。

成语大全为您精准解释成语手不释卷的意思、出处近反义词及用法,传承中华文化精髓。

成语接龙

接龙中断:无「测」开头的成语

四字定位查询

※在格子中输入文字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