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与愿违
拼音 shì yǔ yuàn wéi
注音 ㄕˋ ㄩˇ ㄩㄢˋ ㄨㄟˊ
繁体 事與願違
感情 贬义成语
近义词 适得其反,救经引足,壮志未酬,大失所望
反义词 天从人愿,如愿以偿,吉祥如意,得心应手,万事亨通,称心如意,从心所欲,径情直遂,称心满意,心想事成,差强人意
意思解释
事实与愿望相反。指原来打算做的事没能做到。
出处: 三国・魏 稽康《幽愤》诗:“嗟我愤叹,曾莫能俦。事与愿违,遘兹淹留。”
用法: 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例子: 不料后来事与愿违,现在这点局面小得很,应酬不开!(茅盾《子夜》十六)
正音: “与”,读作“yǔ”,不能读作“yǔ”、“yù”。
辨形: “与”,不能写作“于”。
辨析: “事与愿违”和“适得其反”都表示“事情的结果与愿望相反”;但“事与愿违”偏重于“与愿违”;强调人的感情;而“适得其反”偏重于“得其反”;强调结果相反。
英语: be contrary to what one expects
俄语: оракты идут вразрéз с желанием
日语: 事のなりゆきが希望(きぼう)通(どお)りにならない
德语: die Dinge laufen nicht wunschgemǎβ
法语: la réalité ne répond pas aux espérances
谜语: 欲盖反损 (谜底:事与愿违)
详细解释
【释义】
事实和愿望相违背。#语出三国魏・嵇康〈幽愤〉诗。
【典源】
#三国魏・嵇康〈幽愤〉诗(据《文选・卷二三・诗》引)[1]
[2]我愤叹,曾莫能[3]!事与愿违,[4]兹[5]。穷达有命,亦又何求!古人有言,善莫近名。奉时恭默,咎悔不生。
注解
[1]典故或见于《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经》卷下。
[2]嗟:音jiē,表示感伤、哀痛的叹词。
[3]俦:音chóu,匹敌、相比。
[4]遘:音gòu,遇见、遭遇。
[5]淹留:久留。指身陷囹圄。
参考
《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经》卷下
昔有天罗国王有一太子,欲登王位,一名班足太子,为外道罗陀师受教,应取千王头以祭家神。自登其位,已得九百九十九王,少一王,即北行万里,即得一王,名普明王。其普明王白班足王,言:“愿听一日饭食沙门,顶礼三宝。”其班足王许之。一日时,普明王即依过去七佛法,请百法师,敷百高座,一日二时,讲《般若波罗蜜》八千亿偈竟,其第一法师为王即说偈,言:“……生老病死,轮转无际。事与愿违,忧悲为害。……”尔时,法师说此偈已,时普明王眷属得法眼空,王自证得虚空等定,闻法悟解,还至天罗国班足王所众中,即告九百九十九王,言:“就命时到,人人皆应诵过去七佛仁王,问《般若波罗蜜经》中偈句。”
【典故】
三国魏嵇康〈幽愤〉诗是他的好友吕安为其兄吕巽诬谄系狱,他仗义执言,却受到牵连,在狱中借以抒发情绪之作。他生性不与世俗同流,志在守朴全真,对于自己无端被陷害入狱,心中的哀痛和愤慨,是谁也比不上的。他感叹身陷囹圄的残酷事实,和本想“嗈嗈鸣鴈,奋翼北游”──像雁一样翱翔天际自在悠游的愿望相违背。最后他和吕安全因此被杀了。后人就以“事与愿违”表示事实和愿望相违背。
【书证】
- 01.三国魏・嵇康〈幽愤〉诗:“嗟我愤叹,曾莫能俦!事与愿违,遘兹淹留,穷达有命,亦又何求?”(源)
- 02.晋・卢谌〈赠刘琨书〉:“然苟曰有情,孰能不怀?故委身之日,夷险已之。事与愿违,当忝外役。”
- 03.《宋书・卷六八・武二王列传・南郡王义宣》:“昔因幸会,蒙国士之顾,思报厚德,甘起泉壤,岂谓一旦事与愿违。”
- 04.《旧五代史・卷二六・唐书二・武皇纪下》:“誓于此生,靡敢失节,仰凭庙胜,早殄寇雠。如其事与愿违,则共臧洪游于地下,亦无恨矣。”
- 05.宋・徐铉〈送谢仲宣员外使北蕃序〉:“铉自束发从宦,则闻长者之论,盛言为战国者,必以权道。子视商周以降,谁非战国?宁有以权道跻太平乎?而言以人弃,故事与愿违。”
【用法】
语义事实和愿望相违背。
类别用在“不从人愿”的表述上。
例句
①事与愿违,他没有考上理想的学校。
②本想去晒日光浴,但事与愿违,突然下起大雨。
③如果你继续这样莽撞行事,最后一定会事与愿违,遗憾终身。
④他从小一直希望做个军人,没想到事与愿违,毕业后当了一名记者。
⑤他们组织美好家庭的美梦,竟因未婚妻意外的车祸事件,而事与愿违,天人永隔。
造句示例
- 总统的策略可能会事与愿违。
- 她虽然处处出于善意,却往往事与愿违。
- 这个聪明的计划结果却事与愿违。
- 一些绿色产业措施已经事与愿违。
- 等到做出了决策,又常常是事与愿违。
- 但是这也可能事与愿违。
- 这也许会事与愿违。
- 谎言总是事与愿违。
- 卡特勒博士的研究表明这是一种事与愿违的行为。
- 然而事与愿违的是,这条途径可能引发商家竞相降价。
- 它还促使银行与该系统博弈,这或许会造成事与愿违。
- 一些市场营销专家警告说,航空公司可能会事与愿违。
- 即便如此,各种限制措施还会出现事与愿违的副作用。
- 事与愿违——不同的人喜欢用不同的方法来接受新信息。
- 繁荣的惬意酝酿了草率和自满,产生了事与愿违的结果。
- 不要用叫嚷和抱怨来解决——那没有用,而且事与愿违。
- 不过有时候就是会事与愿违,所以我还有很多其它的妙计。
- 德方甚至鼓吹(但却事与愿违),希腊本不需要这笔贷款。
- 交易员说,欧洲央行还购买了债券,但此举可能事与愿违。
- 如果你打破了太多的规则,也可能会产生事与愿违的结果。
- 当经济比较脆弱时过快紧缩财政政策是有风险的,甚至事与愿违。
- 我们希望拥有一切,成就一切,当事与愿违时,就开始心烦意乱。
- 我的结论是:好心的环保主义者每天会做出很多事与愿违的决定。
- 现在他们本该享受平静的退休生活 但这场危机却让他们事与愿违;
- 尽管你做了最好的打算,员工尽了最大的努力,但是情况往往事与愿违。
- 非洲国家反驳道,跟不同的国家签订各个不同的协议是完全事与愿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