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ēng

声色俱厉

成语组合

ABCD式

成语结构

主谓式

感情

中性

年代

古代

热度

常用

拼音 shēng sè jù lì

注音 ㄕㄥ ㄙㄜˋ ㄐㄩˋ ㄌㄧˋ

繁体 聲色俱厲

感情 中性成语

近义词 疾言厉色,正言厉色,正颜厉色,正襟危坐,一本正经,凛若冰霜,辞严义正

反义词 和颜悦色,不动声色,巧言令色

意思解释

俱:全;都。
说话时声音和脸色都很严厉。指人对不满的事表现得非常愤慨激动。

出处: 《晋书・明帝纪》:“大会百官而问温峤曰:‘皇太子何以德称?’声色俱厉,必欲使有言。”

用法: 主谓式;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说话的语气。

例子: 达夫更决绝地说了一句,“不停办我是不寄稿的!”说得有点声色俱厉的程度。(郭沫若《革命春秋・创造十年》)

正音: “色”,读作“sè”,不能读作“shǎi”。

辨形: “厉”,不能写作“历”。

辨析: “声色俱厉”和“正颜厉色”;都有“语言态度严厉”的意思;但“声色俱厉”偏重在态度凶;“正颜厉色”偏重指表情严肃。

英语: loud voice and stern expression

俄语: делать грозный вид

日语: 声(こえ)も顔つきもきびしい

法语: ton et mine également sévères(avoir l'air furieux)

歇后语: 彩调剧 —— 声色俱厉

谜语: 1. 霹雳火 (谜底:声色俱厉)
2. 雷鸣电闪 (谜底:声色俱厉)

详细解释

【释义】

说话时的声音和脸色都很严厉。※#语或出晋・裴启《语林》。△“正言厉色”

【典源】

※#晋・裴启《语林》(据《太平御览・卷七○三・服用部五・如意》引)[1]

[2]与[3]争豪。晋武帝,恺之甥也,每助恺。以珊瑚高二尺许,恺以示之,崇以铁如意击之,应手瓦碎。恺声色俱厉。崇曰:“此不足恨。”乃命取珊瑚,有三尺光彩溢目者六十七[4],恺[5]。

注解

[1]典故或见于《晋书・卷六・明帝纪》。

[2]石崇:公元249∼300,晋南皮人,字季伦。元康初累官至荆州刺史,以劫掠客商致财无数。在河阳营建金谷别墅,后拜卫尉,与贵戚王恺、羊琇之徒,以奢靡相尚。八王之乱时,他与齐王冏结党,为赵王伦所杀。

[3]王恺:字君夫,生卒年不详,晋东海人。官至后军将军,少以才力著名,肆其意色,无所忌惮,与石崇斗富,极尽奢华之能事。

[4]校:当为“枚”之误,《世说新语・汰侈》正作“枚”。

[5]怅然自失:神志迷惘,若有所失的样子。

参考

《晋书・卷六・明帝纪》

敦素以帝神武明略,朝野之所钦信,欲诬以不孝而废焉。大会百官而问温峤曰:“皇太子以何德称?”声色俱厉,必欲使有言。峤对曰:“钩深致远,盖非浅局所量。以礼观之,可称为孝矣。”众皆以为信然,敦谋遂止。

另可参考: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汰侈》

【典故】

声色俱厉”一语,普遍出现在晋和六朝的文献,例如裴启《语林》、刘义庆《世说新语》、《晋书・卷六・明帝纪》等。在较早的《语林》中提到一段故事:晋时石崇与王恺斗富,用尽了华美的东西来装饰车马服饰。晋武帝是王恺的外甥,经常帮助王恺,给他一些珍宝。有一次,晋武帝把一枝高二尺左右的珊瑚赏赐给王恺,这珊瑚树枝条茂盛,世上很少有能与它媲美的。王恺把它拿给石崇看。石崇用铁如意敲它,随手就打碎了。王恺非常惋惜,声音脸色都非常严厉。石崇说:“不值得遗憾。”就叫手下把自己的珊瑚拿来,高达三尺、四尺,光彩夺目,总共有六十多枚。王恺看了神情显得迷惘,一付若有所失的样子。后来“声色俱厉”演变为成语,被用来指说话时的声音和脸色都很严厉。

【书证】

  • 01.《太平御览・卷七○三・服用部五・如意》引晋・裴启《语林》:“石崇与王恺争豪。晋武帝,恺之甥也,每助恺,以珊瑚高二尺许,恺以示之,崇以铁如意击之,应手瓦碎。恺声色俱厉。”(源)
  • 02.《晋书・卷六・明帝纪》:“敦素以帝神武明略,朝野之所钦信,欲诬以不孝而废焉。大会百官而问温峤曰:『皇太子以何德称?』声色俱厉,必欲使有言。”
  • 03.《旧五代史・卷八○・晋书・高祖本纪六》清・邵晋涵注引《旧五代史考异》:“晋祖以彦泽有军功,释其罪。涛伏合抗疏,请置于法。晋祖召见谕之,涛植笏叩阶,声色俱厉,晋祖怒叱之,涛执笏如初。”
  • 04.《宋史・卷三一三・富弼列传》:“弼声色俱厉,契丹知不可夺。乃曰:『吾当自遣人议之。』复使刘六符来。”
  • 05.《喻世明言・卷四○・沈小霞相会出师表》:“世蕃愕然,方欲举手推辞,只见沈炼声色俱厉道:『此杯别人吃得,你也吃得。别人怕著你,我沈炼不怕你!』”

【用法】

语义说话时的声音和脸色都很严厉。

类别用在“激愤恼怒”的表述上。

例句

老师一反平日的温和,声色俱厉地要求我们团结。

我是为你好,才会在你犯错时,声色俱厉地斥责你。

警察声色俱厉地喝住歹徒,要他立即放下武器投降。

母亲说话总是细声细语,从来没有声色俱厉地训过我们。

因为屡教屡错,大师傅不禁声色俱厉地责骂徒弟,状极吓人。

弟弟这次的过错实在无法轻饶,难怪母亲声色俱厉地责骂他。

他演讲到结束时,声色俱厉地喊起杀贼救国的口号,让在场的听众热血奔腾。

【辨识】

同义“声色俱厉”及“正言厉色”都有神情与说话都十分严格、毫不宽容的意思。

异义“声色俱厉”侧重于说话时,带有怒气,并且激动;“正言厉色”侧重于说话时态度严正,不轻佻。

例句声色俱厉正言厉色例句✅❌因为屡教屡错,大师傅不禁声色俱厉地责骂徒弟,状极吓人。❌✅一看父亲正言厉色的样子,他赶紧收敛起轻浮的态度。

造句示例

  • 他发出的命令是坚定的但从不声色俱厉。
  • 因为他糟糕的英语,她经常声色俱厉地训斥他。
  • 妈妈声色俱厉道,罗西畏缩着,蹲下来穿鞋,她低着头,用手捂着脸。

成语大全为您精准解释成语声色俱厉的意思、出处近反义词及用法,传承中华文化精髓。

成语接龙

接龙中断:无「剐」开头的成语

四字定位查询

※在格子中输入文字搜索